从残月到新月——后殖民女权主义视角下的《残月楼》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殖民女权主义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发展而来。后殖民女权主义认为女性的压迫不仅仅来源于性别压迫,还来源于种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只有三重压迫都消除的时候,女性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  本文运用后殖民女权主义理论来分析《残月楼》,探讨了四代华裔女性李木兰和可罗拉、陈芳梅和宋昂、碧翠丝和苏珊及凯莹,她们从甘受性别、种族、阶级的三重压迫到女性意识的开始觉醒再到对这三重压迫的反抗并最终打破西方霸权话语里的“东方主义”获得最终自由的过程,动态地再现了她们从边缘化的“他者”形象逐渐转变为“自我”的过程。  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华裔在加拿大遭受到的种族歧视,主要是法律上的歧视和日常生活中的歧视。这些歧视导致在加拿大出生的华裔,在加拿大主流文化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冲突中逐渐迷失了自我身份。在小说中这种身份的迷失最终通过从一出生就受加拿大教育的主人公凯莹的努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东方主义”中的华人形象的解构而最终达到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身份:身份杂糅。  第二章从阶级压迫角度分析了四代华裔妇女在加拿大所遭受到的来自加拿大本土人的种族压迫和华人之间由于阶级差异而带来的压迫。这种阶级差异在二战之后由于加拿大华人对加拿大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而发生了转变。二战以后,由于华人获得了平等的教育权,华裔的阶级身份开始发生变化。华裔内部通过第三代和第四代华裔阶级之间的婚姻和友谊而最终打破了阶级界限。  第三章从性别压迫角度分析了根深蒂固的父权主义制度对中国妇女的迫害,尤其是在意识形态上和经济独立上的迫害。性别分工和教育不平等是导致男女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小说中,三代女性只有通过对父权意识的反抗,教育平等权的获得,对父权主义中的男性形象的解构才能够瓦解父权意识形态的影响,才能够真正的获得男女平等。  当这三重压迫都得到解构的时候,华裔妇女就建构了自己的全新形象,真正完成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最近,笔者在清理历年笔记本中,发现存有一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军区抓革命促生产办公室”签发的“出入证”(如图),它见证了“文化大革命”中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 1967年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对分网络的评分预测方法,首先将用户对项目的行为记录利用对分网络来表示,利用对分网络的结构特征来设计算法。算法综合时间因素、评分差以及网络的路径信息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国内外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已有一段历史,研究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或方法的国内作品也为数不少,但国内的大部分作者都是以我国文学作品作为文本资料来探讨与分析文化负载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本质特性之一,它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而且不可避免。30多年来,我国的模糊语言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对模糊语义的探讨,而这篇论文的目的主要是对女性模糊语在
针对“低频电子线路”课程内容多、教学难的特点,提出了课程教学新思路。文中以提高“低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效果为主线,重点介绍了该课程的教学新模式,从课程教学内容调整
翻译活动产生翻译评论,翻译评论的重点是翻译质量。随着我国译介活动的发展与繁荣,翻译市场上的译品质量良莠不齐。如何界定译作的质量优劣,这个问题看似普通,实际复杂,也使
文章针对现行“程序设计”相关课程教学和实践的状况,从学校提供的软硬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活动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考核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方案,这种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