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mplexity of Toni Morrison's Cultural Standpoints in Song of Solomon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an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伟大的非裔女性作家。小说《所罗门之歌》体现了在以白人主流文化为主,非裔传统文化不断消亡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复杂、矛盾的文化立场。本文将分三部分具体分析其文化立场的复杂性。第一章具体介绍主要人物,分析莫里森对其所体现的文化观点与态度的立场,展现非裔美国人生存生活面临的文化危机与问题;第二章针对非裔美国人面临的困境,她企图寻求一种力量来挽救黑人的困境,分析莫里森指出的象征性的出路;第三章通过分析飞行未知的结局,展现莫里森对非裔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困惑及对黑人民族前途的忧虑。
其他文献
春秋官制是官制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官制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本文尝试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春秋官制置于宗法礼治社会的宏观背景下,进行一次相对全面、系统的
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是一位具有鲜明叙事风格的导演。他一方面极力追求拍摄的真实性,大量使用长镜头和固定镜头,影片具有鲜明的纪录片风格;另一方面却又刻意打破自己营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因为其在汉代铜铸造品中数量最多,更重要的是汉代铜镜镜背铭文内容丰富多彩,这为我们讨论与研究汉代社会、汉人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目
论文基于文化符号学与叙事学角度,探研20世纪中国小说“城—乡”文化符号的结构功能及文化表征意义。研究的基本理路,是从中发现“城市”与“乡村”,到文学的“城市”与“乡村”
本文试图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书写和对国民“阉寺性”人格的批判是与鲁迅所开启的“国民性批判”一脉相承的。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
在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中,野趣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它的含义是丰富且深刻的。探求野趣被广泛纳入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原因,我们发现,首先是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
本文论述了海明威作品《死在午后》中的生与死。厄内斯特·海明威的著作中大量涌现出死亡的字眼,他笔下的硬汉形象往往有着强大的内心世界,他们崇尚自律,崇尚人的无限潜能和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