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之所以一直强调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为了通过引入非公有经济,将国有经济的资本优势与非公有经济的市场优势结合起来,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绩效,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力与竞争力,使国有企业能够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与股权结构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基础,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进程并进行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与绩效的现状进行分析。紧接着分析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以2015-2018年我国613个上市国有企业为样本,整理与股权结构绩效相关的数据并构建模型,分析国有股与非国有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绩效间是负相关关系,非国有股比例对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但非国有股比例过高会影响企业绩效的提升。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提升。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为倒U型关系,即相对制衡的股权结构有利于绩效的提升。之后,根据分析结论,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了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针对如何通过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提升企业绩效,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本文认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可以通过适当降低国有股的比例,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增加非国有股比例的同时,发挥非国有资本的市场优势,优化股权集中度与制衡度,提高企业绩效,使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能更好的融合,实现“国民共进”,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