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拯救——《扶桑》的主题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bi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歌苓--美国新移民作家的杰出代表。2001年,她在美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扶桑》。她在国内国外的双重生活和教育背景深刻影响到她的意识形态及道德标准,并直接反映到她的作品当中。严歌苓从很多方面都跳出了传统移民文学的“老路”,比如说在人物刻化,叙事技巧等多个方面,但最重要的突破应当为她在颠覆传统拯救主题的上的叙述。 本文以严歌苓在美国发表的英文本小说《扶桑》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拯救主题做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梳理和阐述。由四个拯救者展开论文的四个部分。第一章为“颠覆优势种族的拯救”这一在移民文学中最易见到的拯救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发现这种拯救背后的讽刺。第二章为颠覆西方宗教的拯救。在西方世界中,宗教拯救人于水深火热的痛苦现实,净化人的心灵,往往被认为是最好的一种拯救方式。但是在文中,来自于拯救会的传教士们对中国的语言及人民都充满了诋毁与痛恨。第三章是颠覆传统文化中所接受的来自于婚姻的拯救。虽然大勇希望婚姻可以把扶桑从未来的痛苦中拯救出来,但是扶桑作为妓女与妻子的角色却让他不能接受。最后,叙述者也要将扶桑从历史的遗忘中拯救出来,并且也是为了把自己从悲观的人生中拯救出来,但是到文本的最后,叙述者却发现自己从未了解扶桑,并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迷失。
其他文献
罗伯特·弗洛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貌似简单、平凡、通俗,细细品味,却发现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哲理。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弗洛斯特的诗歌,探寻其中
数百年来,白人以压迫者的形象出现,人们认为是他们造就了黑人悲惨的命运。但另一种影响黑人命运的力量却被忽略了。事实上,除了白人对黑人种族的压迫,黑人种族内部一直以来也存在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本文作者认为翻译标准的制定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任务,并认为翻译标准应当是基于翻译目的的一
新课程改革在学校教育中的推进与深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也引申出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项目教学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利用项目教学构
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后的英国政治文化中,国王(女王)的象征身体出了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性别,宗教,和不断扩展的外部世界。三个问题的交织造成政权不稳,社会动荡,国家纷争
本文运用模糊理论分析研究英语中的模糊语义现象,以便使人们更好的了解运用英语中的模糊语义,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回顾了模糊语言的发展和研究历史。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