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就是人性”——闻一多诗歌中的矛盾浅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闻一多的相关矛盾现象已经得到过关注,但是他诗歌中的矛盾现象仍然值得探索。 本文首章通过对闻一多诗歌文本的解读,在探寻出其诗歌的或显或隐的矛盾现象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分类,举例说明并揭示它们的内容与性质。在诗歌话语方面有矛盾性词语组合、句中的突转、句与句间的反向对照、节与节之间的逆转,形成特殊的修辞,传达感情色彩的力度和意味性得到增强;在意象(意境)方面有优美与丑陋、宁静与喧嚣、强大与弱小等的对立性,反映了诗人内宇宙的冲突,个人与社会的冲突,社会本身的混乱等;在抒写方式方面采用内在激荡外在冷静、反向对比、故作轻松等方式,并且对诗歌题名的矛盾性歧义进行了简单分析,说叫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定反差,表意有一定隐蔽性;诗歌情绪方面有情绪的突转、内在交锋、游走两向之间等,这些情绪的指向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反映出诗人内在的动荡冲突;诗歌中观念的矛盾则选取了爱情观、中国文化观进行粗浅的分析,从中看到闻一多的困惑与坚定。总的来看,闻一多诗歌中的矛盾表现出内在动荡,外在沉静的风格。 本文次章通过闻一多的生活经历、个性气质、诗歌主张、相关文化观念,简略地说明其诗歌中的矛盾存在的原因。闻一多的成长与生活都说明他与外在环境存在不协和的地方:他的个性中存在张扬与压制两种力量,强烈的理性常常压制着情绪:他的诗歌主张上重视内的因素,重视艺术独立价值,又强调社会功用,在艺术方式上要求冷静克制;他在文化上受到中西渗透,但是坚持中国文化本位,使自己充满复杂心态;他在具体家庭生活中需要更多的承担,但面对国运也不无焦躁。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汉字从产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数次变革。从最早的以象形表意为主的甲骨文到金文、篆书再到隶书、楷书,伴随每一次汉字形体的变化都会产生不少记号和记号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意外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投保,意外事故一旦发生时可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有效地降低工程项目投资风险。为做好水利工程建设投保工作,以广东省乐昌
王洛宾是中国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之一。他一生搜集、整理了一千多首歌曲,很多歌曲传播甚远广受欢迎,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添上了动人的色彩。作为汉族人改编西北少数民族歌
《巫山云雨》与《三峡好人》是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两部代表性作品。《巫山云雨》获得了第14届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等多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V向+NP”格式。早在1963年,吕叔湘先生就指出:“给、在、向”有附着于单音动词的倾向。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考察现代汉语中“V向+NP“这样一个格式,试图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