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之相伴的是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冲突日益加剧。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已经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关注,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绿色税收理论在我国应运而生。绿色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我国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60年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深入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行税制不仅含有一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等),还在增值税和所得税中添加了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政府已开始注重发挥税收政策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我国税制的整体绿色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是绿色税种类较少,调节手段单一,调节范围狭窄,在税费总收入中的比重相对偏小,其作为环境规制手段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借鉴国外税制绿色化的经验,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中国税制绿色化的现状、条件、效应和路径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弥补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还可以为我国税制优化变迁中绿色化变革提供前瞻性思路和政策参考。西方发达国家运用税收手段保护环境起步较早,自1972年“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提出,荷兰、丹麦和美国等国家对环境税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税制,为我国环境税制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相关税制的比较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分析我国现行绿色税制的现状及成因,对建立起我国一套系统的税收激励与约束机制,改善我国环境保护现状,加快经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主要采取理论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运用比较研究和规范研究的方法,在比较、借鉴国外绿色税收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介绍和分析我国现行税制中那些涉及绿色成分的税种,通过统计数据测算我国税制的绿色化程度,并与先进国家税制绿色化程度进行比较,鉴定我国目前绿色化水平。基于上述的分析,讨论在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在环境质量、污染排放和环境保护投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从长期和短期角度研究促进我国税制绿化的思路。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构建绿色税收体系的具体步骤,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2)本文没有仅限于对国外绿色税收做简单介绍,而是将介绍和分析融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3)对绿色税收实施效应的局限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配套制度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就研究缘起、研究意义进行说明。阐述了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现状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绿色研究综述。接着,对绿色税收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范畴定义绿色税收。狭义的绿色税收即为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而专门征收的环境税。广义的绿色税收则包括对环境保护起作用的税收体系和收费。本文通过对税制绿色化概念的鉴定,划定我国绿色税收的范畴。明确税制绿色化测算标准,为下文的我国税制绿色化水平的测算提供依据。第二部分国外绿色税收体系。对国外税制绿色化背景、国外实施税制绿色化的历程、国外环境税收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研究国外如何运用税收手段促进自然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总结其特点,找出其可为健全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提供借鉴。第三部分中国税制绿色化现状及分析。这部分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入手,分析了我国税制绿色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现行税收制度中,尽管有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和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政策,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目前尚未真正构建起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绿色税收还基本停留在准税收的阶段,主要是征收排污费和资源补偿费等。第四部分是中国税制“绿色化”水平及政策建议,是本文的重点。从规模和结构角度评价了我国税收制度“绿色化”程度,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完善绿色税收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是必要的。我国在构建绿色税收制度时应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保,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公平”原则,促进平等竞争;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完善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征收的环保税款要建立环保专项基金,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制度。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绿色税收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革和完善现行与环保有关的税种,包括改革资源税、消费税、车船使用税及其他税种;合理运用税收政策,包括完善增值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实现环境管理中的费改税,开征环境保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