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民主要依靠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道路。但是由于改革的不配套,农民就业不充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过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所下降、农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小农经济”和大市场的对接需要在组织模式上进行创新性探索。 综合现有的理论成果,本文给出了农民就业的概念,认为它是指社会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使劳动者能有效地和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效能。如果说农村劳动者没有工作岗位或者不能和其它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难以发挥劳动者应有的作用,就为农民失业或就业不足。 黑龙江省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对于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我国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省农民就业程度与效果。在黑龙江省农民就业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经历了一个从控制流动到允许流动,再到控制盲目流动,直至现在的逐渐规范流动这样几个发展阶段。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进程的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就业任务仍然很重。 目前,黑龙江省农民就业仍然处于不充分状态。这种状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延缓了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程,甚至也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成长。也可以说,黑龙江省“三农”问题难以解决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民就业不充分。 国内促进农民就业的典型实例给黑龙江省带来的启示主要是政府在促进农民充分就业方面可以有所作为。各级政府必须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各级人大要公开废止歧视性的就业政策、法规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公正、平等、透明的就业新秩序,保证农民享有同等的迁徙、就业自由与选择住所的权利。各级政府制定科学严谨的工业化、城市化的中长期计划是增加大容量的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促进农民就业方面体现出了一些共同特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促进农民就业的经验对我省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必须适时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以满足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产生的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增加粮食等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这是在促进农民充分就业的基础性目标。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在我国农业劳动力已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通过机械化、现代化等手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会导致农业劳动力更加过剩,加剧现有隐性失业显性化的进程,带米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如何在照顾农民就业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将成为我国农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实践证明,农业内部挖潜、大中城市的吸纳效应、国际劳务输出等是促进农民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农村城镇化是吸收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幸福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用修订后的幸福感指数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以分批集体测量的方式对3个省份4座男犯监
本文设计合成了聚胺型可交联高分子染料,即在侧链具有高反应活性基团—氨基的高分子结构中引入染料母体,利用高分子链上氨基的高反应性及同一高分子链上存在多个可交联基团的
茶宴符合中华民族俭朴的美德,具有待客交谊之功,又能明志清神,修德养性,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避免酒宴之劳神伤财,赴茶宴确是一种高层次的美的享受。
我国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各类银行机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其一旦成为危机银行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金融系统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都会产生严重的
本文以操控学派和勒菲弗尔的理论为框架,采用了描述性的比较分析法,旨在通过对社会文化背景的考察来揭示社会文化语境在翻译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本文对《飘》的三个不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以性腺轴功能失调为主的全身性神经-内分泌-代谢网络失控的临床表现呈异质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雄激素过多,卵巢无
<正>2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5部委召开2012年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颁奖会,由无锡市人口计生委具体实施建设的无锡市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获得一等奖。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根据
<正>一、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理论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兴起,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自由贸易区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具体体现。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
义赈是中国晚清社会民间慈善事业的主要形态,是在中国传统因素与西方慈善文化熔融的基础上诞生的新生事物。它创始于1876年,但是由于中国近代社会历史条件的急剧变幻,仍是从
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社会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呈现出了与非民族地区的城市老年人不同的特征。以贵州省G乡的若干苗族村落为例,通过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