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国外也有人将其称为“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或“半健康人”,将其划为“亚健康”的范畴;是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疾病,长期以来,医学界对此病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直到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才经研究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进入快节奏的激烈竞争时代,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再加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CFS已成为现代社会带有浓厚时代特征的一种疾病。CFS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CFS也成了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现代医学近年来对CFS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无论在生理、病理、免疫还是内分泌等领域都有较大的进展,但对CF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能达到统一的认识。目前主要认为与病毒感染、精神应激、睡眠障碍、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西医治疗给予抗病毒药、免疫球蛋白、免疫调节药、维生素等各种药物治疗及认知疗法、心理运动疗法等。 针灸治疗CFS的优势体现在疗效肯定、无副作用等反面。它通过鼓舞正气,调畅气机,以调节阴阳,使阴平阳秘,脏腑功能恢复正常。取五脏之背俞穴为主穴,以通调五脏气机,脏脏气机条达则气血运行正常,四肢百骸得到营养濡润则不复疲劳。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针灸对CFS的疗效;观察电针对CFS患者躯体化、精神病性、焦虑、强迫、抑郁等症状因子症状的改善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资料,同时探讨针灸对CFS患者精神症状学的影响。 方法:我们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经过近一年的临床探索,通过对65例CFS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组施以针灸治疗:选取五脏背俞穴为主穴,同时根据临床辨证分型配合其他穴位,加用电针,每周五次,四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以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次一丸,每日两次,连续服用四周。治疗前后采用《疲劳评定量表》、《疲劳量表-14》及《SCL-90》进行评价。 结果: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电针五脏背俞穴治疗CFS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72.73%,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从患者疲劳评定量表积分、SCL-90量表因子分值的改变看来,治疗组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电针五脏背俞穴是治疗CFS的有效措施之一。电针对CFS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在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有关;电针对CFS患者的躯体化、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人际关系等因子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