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导介层非对称结构液晶盒光折变效应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进步,人们对显示技术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全息立体显示技术因具有良好的显示性能而备受关注。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全息立体显示材料,液晶具有强双折射性、所需外电压低等优点,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地认识光导介层相关的表面效应在光折变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我们设计出一种基于光导介层非对称结构的液晶盒,并从两个方面来探究这种特殊结构液晶盒的光折变效应。第一部分内容是针对厚度为12.7μm非对称液晶盒,通过改变电场方向和入射面来研究不同情况下的样品光折变性质,进而认识光导介层对样品光折变过程的影响。在二波耦合实验中,出现两条变化趋势完全相反的增益系数曲线,经过分析,这可能与主导光栅形成位置有关。根据样品一阶衍射变化曲线,初步提出了电荷输运的物理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四种情况下样品响应速度随电压增加的变化趋势大致是一样的,当电压到达一定值后,响应时间基本保持在10.0 ms以内,最快可达到5.0 ms。此外,我们还与具有Zn Se光电导层的对称液晶盒在相同情况下进行了实验对比,发现非对称结构液晶盒在快速响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达到快速响应的阈值电压比较低。这意味着,该结构液晶盒在视频全息立体显示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通过测量不同厚度液晶盒的响应时间及二波耦合增益系数,得到液晶厚度对非对称结构液晶盒光折变性能参数的影响,从而认识表面效应和体效应的贡献。实验显示,样品的指数增益系数与液晶层厚度成反比,其中3.5μm液晶样品的增益系数高达4607 cm-1,是目前已报道的文章中最大的二波耦合增益系数,这含示表面效应在能量转移方面的主导地位。响应时间是由表面效应和体效应共同决定的,基本变化趋势是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理论分析表明,样品厚度增加,体效应加强,液晶是高度绝缘的材料,载流子在体内的传输相对较慢,因此会拉低总体的响应速度。值得注意的是,样品过薄会影响液晶分子自由度,不利于液晶分子取向,进而增加响应时间。为了克服样品的散射问题,我们在原非对称结构的液晶盒基础上,引入一层厚度为500nm的Zn Se薄膜,有效地提高了样品的透射率。
其他文献
应诸多工程应用的需要,近年来,各种模拟电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都有长足的发展。电磁分析中的瞬态散射研究成为其中重要而有实用价值的课题之一。本文采用时域积分方程法分析目标的瞬态散射特性,介绍了时域计算方法和频域计算方法的一些基本知识,建立了二维、三维导体目标模型和粗糙面模型,利用矩量法和时间步进算法对时域积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出数值模拟结果,并进行分析。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介绍了矩量法、时域有限差分
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文就《工程经济学》课程目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内容体系复杂、讲解难以深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对《工程经济学》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方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璀璨文化、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汉字以其特别的造型、特殊的分类显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独特魅力.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有责任将这样一部灿烂的文化
英语这一门学科是语言学科,其具有较强的历史性与人文性,并且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学科特点.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文化教育始终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本文对于高中阶段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
本文就合作学习进行阐述,推介了作者在教师作用、分组、操作程序、有效交流、改变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近几年,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大面积覆盖到教学中,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介,我县已有80%以上的学校安装了电子白板.电子白板教学可以改善课堂教与学、优化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
由了解隐喻来学习习语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Boers (2002)曾指出,隐喻意识对非英语母语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有着积极作用,这一理论已被郭善方(2007)证实.本文以Lynn Grant得出的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新的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中小学的学生正是成长的关键时期,体育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健康发展,是完成新课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学习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向作用.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突出认知主体通过自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