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养成论比较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战国末期的荀子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双峰对峙的中西二哲。他们分别作为古代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虽分属中西方,其生活空间范围、地理环境、文化形态、民族精神等都相差甚远,但二者的思想却有很多的契合点和可比性。笔者认为:荀子与亚里士多德皆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成果卓著。在哲学世界观方面,他们都反对天命,注重人为。他们都是一代宗师,万众仰慕、青史垂名。本文选取荀子和亚里士多德德性养成论的比较为研究课题,还由于他们二人都注重人道德伦理的培塑,并且都认为人德性的养成不是先验获得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正基于此,本文将二者博大精深的德性思想进行尝试性的解读和比较,为进一步加强对中西方德性养成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的了解尽一份微薄之力。全文共分绪论、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荀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养成论思想的可比性略作说明,对该论文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及论文创新点方面做简要介绍。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以荀子和亚里士多德德性养成论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思想来源作为比较对象,略加阐述。第二章以荀子和亚里士多德德性养成论的理论依据为切入点,通过对荀子的天道观和亚里士多德的“现实潜能”说、二者的理性认知论和人性论阐述,说明二者在哲学总体观念方面的异同和会通之处。通过对荀子和亚里士多德之前人性论的介绍,更加了解他们在继承前人人性论的基础上,结合各自时代特征提出对人性方面的独到见解,这是他们二人德性养成论中最为直接、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对二者德性养成目标之比,旨在通过对二者人格理想观的比较,向人们展示远在二千多年前荀子和亚里士多德提出德性养成论思想的博大精深。第四章以荀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养成论获致途径之比较为题,发现二者皆关注习惯、环境和“知行统一”对德性养成的影响。第五章主要是通过比较荀子和亚里士多德两位大家关于德性养成论基础性和普适性价值的理论成果,发现二者德性养成论思想对当今公民道德建设以及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结语部分总结两位大家德性养成论思想在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综上所述,通过对荀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养成论的比较,认识到本文立意在于汲取前人思想的积极成分,为指导当代道德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并借此管窥中西方古典伦理文化的差异性与会通性,深化中西方文明间的理解。
其他文献
古往今来,随着学界对政治学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政治道德也越来越成为研究重点。作为政治主体必备的价值属性,政治道德在调节人与人及阶级、集团之间政治关系上起到了一定的
以1936年南京城区常住人口数据为基础,采用居住密度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居住空间结构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民国南京城市居住空间呈现出散点式集聚、组团式拓展、带
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道德的价值与存在取决于生活,面向生活是道德发展的根本诉求,一旦离开生活,道德就丧失了其应有的生命活力。道德的发展要弘扬
自2001年起,经过了10年的奠基,西部大开发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预计在2011年起的20年内,西部大开发将完成改善基础设施的初级阶段,并将进入冲刺阶段,通过对各方面政策的升
利用课本插图,自制高频金属加热与熔化器,演示利用涡流加热金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利用课本插图,自制管式电磁阻尼演示器、开口铝管电磁阻尼演示器和直角铝片电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伟大的理论思想,一个伟大民族的解放与振兴更需要伟大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就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理论。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治疗膳食控制患者血糖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7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
胆道梗阻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病。MR胰胆管成像(MRCP)因其具有良好的定位、定性作用,在胆道梗阻的诊断中应用较广。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胆道梗阻早期诊断及肝功
新闻是人们获取重要信息的一种方式,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一定地位,甚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视角逐渐增多,这给新闻行业的工作者带
本文综述和分析超语言的语言观和教学主张,指出超语言是掌握多门语言的说话人将其习得的所有语言当成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进而进行交际的过程。并在反思西班牙语本科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