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石斛工厂化生产技术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GK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俗称霍斛、米斛,是兰科石斛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不仅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其药用价值也很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珍稀中草药。但是,霍山石斛对于生长的环境要求极为苛刻,自然繁殖率极低,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加之人们对霍山石斛野生资源的过度采挖,使得野生霍山石斛的资源锐减,濒临灭绝。目前,基本上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霍山石斛进行离体快繁,虽然解决了一部分霍山石斛的需求问题,但是其繁殖周期长,特别是药用成分含量低的现象却一直无法得到解决,降低了其药用价值。本文以霍山石斛原球茎为材料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霍山石斛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培养基成分、光及真菌诱导子对霍山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的影响;霍山石斛原球茎固、液体培养遗传稳定性分析;霍山石斛工厂化生产模式建立及效益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霍山石斛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以霍山石斛原球茎为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大量元素的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激素种类配比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霍山石斛原球茎增殖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基本培养基>NAA>KT>6-BA,在3种基本培养基中,MS最有利于霍山石斛原球茎的增殖,且低浓度激素更适合霍山石斛原球茎的增殖,6-BA对霍山石斛增殖无显著影响,最有利于霍山石斛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为:MS+NAA0.1+KT0.05,培养60 d后,最高增殖系数为10.79。以霍山石斛原球茎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装液量和接种量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霍山石斛原球茎液体增殖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装液量>接种量>装液量*接种量,原球茎液体震荡培养最佳装液量为60 mL、接种量为1.0 g,培养45 d后,最高增殖系数为8.26。以霍山石斛原球茎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 LED光源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原球茎的增殖状态、增殖速度及生产成本,LED暖白光为最有利于霍山石斛原球茎的增殖,培养60 d后,最高增殖系数为8.59。2基本培养基与激素对霍山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的影响以霍山石斛原球茎为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大量元素的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激素种类配比对原球茎多糖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对霍山石斛多糖含量有显著影响,而6-BA、NAA及KT对霍山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原球茎多糖含量的积累及生产成本,1/4MS为最有利于霍山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的积累,其多糖含量可达23.38%。3 LED光源对霍山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的影响以霍山石斛原球茎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 LED光源不同光质对原球茎多糖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LED光源不同光质对多糖含量有极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原球茎的增殖状态、多糖含量的积累及工厂化生产中的成本问题,LED暖白光为最有利于霍山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的积累,多糖含量可达16.46%。4真菌诱导子对霍山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的影响以霍山石斛原球茎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类真菌诱导子、不同浓度及不同处理天数对原球茎多糖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真菌诱导子均能够促进霍山石斛原球茎的生长及初生代谢物多糖的积累。综合考虑工厂化生产过程的成本、时间,则当尖孢镰刀菌诱导子浓度为200 mg/L的培养基中处理5 d或在拟茎点霉诱导子浓度为200 mg/L的培养基中处理5 d为最有利于霍山石斛原球茎多糖的生产,其多糖含量为30.79%。5霍山石斛原球茎固、液体培养遗传稳定性分析以同一团霍山石斛原球茎分别继代于相同成分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0代后(每代培养时间为40 d),随机取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原球茎各24个样品为供试材料,选取9条多态性良好的UBC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固、液体培养下,霍山石斛原球茎遗传相似系数都在0.815~1之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高达0.972,说明霍山石斛原球茎在培养过程中都维持着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即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这两种培养方式对霍山石斛原球茎遗传稳定性的影响无显著的差异。6霍山石斛工厂化生产模式建立及效益分析霍山石斛多糖工厂化生产流程为:优质霍山石斛原球茎的采购→霍山石斛原球茎液体震荡增殖→真菌诱导子的处理→霍山石斛原球茎多糖的提取→市场销售。以霍山石斛原球茎为材料,进行霍山石斛多糖的工厂化生产模式建立,按多糖年产量为100 kg的标准,选择工厂建设的规模,预算整个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及原球茎的需求量,推断出所需要的总成本。结果表明:霍山石斛原球茎多糖工厂建设一次性资金投入为425.22万元,工厂多糖生产每年运行需要投入的成本为86万元,年产100 kg多糖的收入总额为187.5万元,每年可获利润为101.5万元,因此,工厂在连续经营生产5年后即可收回所投资的资金成本。
其他文献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属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台湾等省份。植物内生细菌广泛存在于各种健康植物的组织和器官中,与宿主植物和谐共存、相互影响,内生细菌与植物的共生体也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植物微生态系统中,内生细菌长期生活在植物体内,对宿主植物的生理生化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植物内
千层金(Melaleuca bracteata)是桃金娘科白千层属的一种园林彩叶植物,极具观赏价值,抗逆性强,其叶片富含芳香物质,具有药用保健、杀虫抗菌、抗氧化等功效。本文以千层金叶片为主要材料,对千层金精油的酶法辅助提取工艺、千层金精油及其复合物的橘小实蝇引诱活性、千层金精油及其复配精油β-环糊精(β-CD)微胶囊的制备、复配精油微胶囊悬浮剂(SC)的制备及药效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橘小实蝇的防
渔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是福建的传统产业,其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实力初具规模。“十一五”以来,福建省先后提出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战略发展目标,特别突出了渔业作为福建海洋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当前福建渔业产业正在加紧布局规划和建设,整个产业链已初步成型。但福建省渔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渔业产业关联性如何?未来要如何实现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稳定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稻米在储藏过程中的陈化变质、发芽率降低严重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研究表明蛋白异天冬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L-isoaspartyl Methyltransferase,PIMT)与植物种子活力关系密切。PIMT的过量表达能将植物中含异天冬氨酸(isoAsp)的异构蛋白修复为正常的含天冬氨酸(Asp)的蛋白
理化指标是武夷茶品质的重要参数。理化指标不仅体现在武夷茶的品质安全,而且对武夷茶的生产加工、仓存、运输和饮用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结合实际生产工艺和科学检验,以武夷岩茶为实验对象,以理化指标对应的国家标准中的检验方法为检验依据,研究茶叶中的水分、总灰分、茶多酚、水浸出物等理化指标与武夷岩茶的品质和工艺的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依据仲裁法对所收集整理的样品进行水分测定,得知武夷岩茶清香型茶叶的
投资行为乃企业经营存续期间的关键活动之一,其效率的高低影响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价值提升。有效的投资决策,能够避免资金闲置,同时为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但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在诸多因素的约束下未能实现最佳的投资决策,投资不足或过度投资的情形普遍存在。而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的CFO,在企业投资活动的立项、审查、规划、实施及风控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其职责所在,正因如此,CFO对企业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的活动开始从城市向乡村蔓延,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和过度行为干预使得传统村落景观遭受严重的破坏。据相关部门统计,平均每三天都会有一个传统村落从我们眼前消失,所以这就十分迫切地要求我们加快对于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和研究。然而,当前对于闽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研究多集中于建筑、街巷布局、总体规划等方面,对于系统性、区域性的调查略显不足,另外,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有待进一步提
闽台青年农民就业培训合作是闽台农业合作的重要方式,这一合作关乎福建农业的健康发展。台湾的农民培训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对台湾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作为与台湾一水相隔的福建,福建农民就业培训如何向台湾学习并进行合作为福建农业发展提供动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厦门市翔安区的青年农民为调查对象,比较闽台两岸农业和青年农民培训的异同点。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了闽台青年农民就业合作培训正在稳健
最初对植物干细胞的定义仅指在植物分生组织中未分化又具有再生能力的细胞,后来朱至清(2003)和Verdeil等人(2007)又引入离体培养物干细胞概念。Verdeil等认为离体培养的胚性细胞包括胚性愈伤组织以及体细胞胚也属于植物干细胞范畴,因此我们认为植物胚性愈伤组织以及体细胞胚属于干细胞的一种存在形式,并且WUSCHEL(WUS)基因是诱导植物体胚发生的重要因子,被认为是启动植物体胚发生的基因。
蜜蜂作为典型的社会性模式昆虫,通过蜂群的社会行为保持了巢温的相对稳定。巢温分布与变化规律能够反映蜜蜂巢温调节能力,揭示蜜蜂巢温调节机理。为了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巢温分布与变化规律,本实验采用高精度多通道温度测试仪,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以每分钟一次连续测定了中华蜜蜂蜂巢均匀分布的180个位置的蜂巢温度。结果表明:(1)随着蜂群周年阶段性发展,蜂巢内各蜂路温度呈现出3种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