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望历史,古代甘肃地区的巫文化历经了出生、繁盛和衰落三个时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处于不同的社会高度,它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是甘肃文化大观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至今日,有关甘肃地区巫文化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系统化,但多是从考古学、民俗学、人类学的角度加以分析,立足于传播学,对甘肃地区古代巫文化的传播展开的研究则寥寥无几。然而,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例如人口的迁徙、经济环境的改变、政治地位的显著与否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巫文化,运用传播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把握古代甘肃地区的巫文化。本文共分为八章,从生产者、传播者、传播环境、传播符号、传播方式、传播场域、传播影响七个方面对甘肃地区古代巫文化的传播概况作了一个大致的勾勒,第八章则是在前七章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关于甘肃地区古代巫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研究发现,首先巫师作为甘肃地区古代巫文化重要的生产和传播者,是天地人神之间的媒介,同时也在世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功能。其次,古代甘肃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者阻碍了巫文化的传播。另外,甘肃地区古代巫文化中诸如图腾、面具、剪纸、符咒等等传播符号都具有超脱于其本身的象征意义,包含着古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生活。同时,以岩画、地画、陶画为主的图画传播,以陶塑、石雕、玉器为主的实物传播,以声乐为主的口头传播,以巫舞为主的人体传播,使得巫文化不仅在时间维度上能够得以流传,在空间维度上能够跨越地域之间的阻隔,是甘肃地区古代巫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而甘肃地区古代巫术仪式则成为信仰传播与扩散的重要场域,民间信仰和官方信仰始终处于不断的互动之中。最后,笔者发现甘肃地区古代巫文化的传播对于社会阶层、民俗文化以及宗教活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以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为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之处,而传播学视角的引入也为甘肃地区古代巫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