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客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一体化优化模型和算法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ken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及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城市轨道交通独有的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使其成为许多大城市大力提倡及兴建的绿色交通方式。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中,列车时刻表和车底运用计划是运输组织的基础与核心。论文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客流、时刻表和车底运用等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动态客流的列车时刻表和车底运用一体化优化模型,并设计快速求解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较为典型的2号线、5号线和10号线的工作日、周末日和大客流等场景为背景,分别进行实例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客流、时刻表和车底运用等主要要素的特点,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基于动态客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和车底运用一体化优化方法。(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拓扑结构包括环形、线形等,车辆段的分布和数量也不尽相同,为了设计通用的列车时刻表和车底运用一体化优化模型,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通用车流模型。该模型能够应用在各种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具有极广泛的适用性。(3)建立了列车时刻表和车底运用一体化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是时刻表优化,最小化乘客的等待时间和列车的开行成本;下层模型是车底运用计划编制,最小化不可行运行线的数量。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快速求解算法,其评价函数包含乘客的等待时间,列车的开行成本和不可行运行线的惩罚值。(4)基于真实数据,对典型线路(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5号线和10号线),不同场景(工作日、周末日和大客流)的算例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并与多种商业软件的计算结果、计算时间进行对比。算例的计算结果和与商业软件的对比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的速度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我国用了十年的时间走过了一些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成果是明显的,高速公路质量也列居世界前列,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还
港口工程尤其高耸结构往往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竖向荷载经常是偏心的,而使建筑物对基础型式的选择上有诸多限制。大偏弯荷载下的高耸结构多用桩基,虽在技术上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在
运用航海模拟器进行船舶通航安全论证,具有巨大的优势。它既可以增加船舶的通航安全性能,有效预估通航风险,合理降低工程试验、论证费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又可以优化航
由人、车和道路组成的交通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外界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变化使得交通行为变得异常复杂,交通拥挤阻塞和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缓解交通拥挤阻
随着铁路营业里程不断增加以及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铁路信号设备需要有更高安全性、可靠性,应答器系统作为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其传送信息的正确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质量决定了其服务水平、运输资源利用水平以及铁路企业的效益等。列车开行方案评估是方案编制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铁路运输企业迫切需要一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