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波纹钢板剪力墙以其强度高、抗弯刚度大,耗能能力良好,在工程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优秀的抗侧力体系。波纹钢板与边框架完全连接时,框架柱承担较大轴力和附加弯矩,可能出现结构柱先于墙板出现压弯破坏,不符合抗震设防理念,若减小内嵌波纹钢板的锚固刚度,即剪力墙仅与框架梁相连,能够有效降低柱的附加内力,降低框架柱设计要求,但结构承载能力和延性较四边连接降幅明显。本文提出两边连接斜加劲波纹钢板剪力墙结构,两侧增设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纹钢板剪力墙以其强度高、抗弯刚度大,耗能能力良好,在工程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优秀的抗侧力体系。波纹钢板与边框架完全连接时,框架柱承担较大轴力和附加弯矩,可能出现结构柱先于墙板出现压弯破坏,不符合抗震设防理念,若减小内嵌波纹钢板的锚固刚度,即剪力墙仅与框架梁相连,能够有效降低柱的附加内力,降低框架柱设计要求,但结构承载能力和延性较四边连接降幅明显。本文提出两边连接斜加劲波纹钢板剪力墙结构,两侧增设约束内嵌波纹钢板边缘面外屈曲,同时波纹钢板表面设置斜向加劲肋,减小板件中部面外屈曲,提高两边连接波纹钢板剪力墙承载能力,增加其地震下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提高材料利用率。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相关试验进行验证,验证有限元建模的可靠性。对两边连接下,未加劲波纹钢板墙(USW)、两端加劲波纹钢板墙(BSW)、斜加劲波纹钢板墙(CSW)进行屈曲性能分析、推覆及滞回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对斜加劲波纹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工程建议,具体结论如下:(1)与两边连接非加劲波纹钢板相比,两端加肋、斜加劲肋时,墙板临界屈曲荷载分别提高14.3%、33.8%;两端边缘肋板能大幅降低边缘屈曲程度,斜加劲能有效延缓墙板屈曲发生,从而提高墙板承载能力。(2)两端边缘加肋减小了抗剪折减面积,斜加劲延缓了墙板剪切屈曲;与试件USW、BSW相比,试件CSW承载能力提高13%、11%,耗能能力提高21%、24%,耗钢量仅比未加劲波纹钢板墙高出2%。(3)研究内嵌波纹钢板材料、厚度、波长、斜加劲肋宽度、轴压比试件对试件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适当降低内嵌波纹钢板材料强度,可以提高试件滞回性能;波纹钢板厚度建议取4.5~6mm;波长取值360~480mm;斜加劲宽度取50~90mm,对应肋板刚度比为64.41~136.89;轴压比取值为0.15~0.2。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对物流业的重视,物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叉车作为物流搬运装备的主力军,需求量逐年攀升。电动叉车以易操作、无污染、噪音小的特点被广泛使用。电动叉车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装置频繁升降,重物在下降过程中的势能如果不加以有效回收利用,将会以热的形式散失,不仅导致能量的浪费,还会引起液压元件的发热、磨损加速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某型2T电动叉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双能量源势能回收方案,
针对城市化的影响,公交主导型的土地利用与多模式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整合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和智慧交通的建设使得个性化出行越来越多,多模式交通系统及综合运输成为现在及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公交主导型土地利用开发程度高,更集中于轨道交通沿线及建设用地内,而建设用地资源有限,道路交通设施不能按交通需求的增加而不断建设,因此,如何协调公交主导型土地利用与多模式交通系
传统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算法,在动力输出参量耦合情况下,存在动力阈值系数定位误差过大的问题.导致后续控制变量周期变化不稳定,无法准确控制船舶全局动力输出.为了解决上述动力定位控制问题,提出模糊控制方法的水面船舶动力定位控制.基于模糊控制方法的广域性,对动力控制参量进行模型计算;根据模型完成对动力变量目标位置定位量的优化.最后,根据优化阈值利用模糊神经算法,完成对输出控制量策略的更新,实现提升动力定位控制精准度,减小控制误差的效果.通过与传统算法的效果对比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定位速度快、精度高、资源消耗小
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科技能力息息相关,几十年来,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科技能力显著提高,交通行业的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国高速公路网里程不断增长,部分山区等地形困难地区也实现了高速公路的贯通。在山区高速公路往往以隧道穿越的形式来克服地形上的困难,但也因此提高驾驶员的行车难度。隧道出口与主线出口路段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故相对集中的区域。其间距值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的运行安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