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与宏观经济稳定 ——基于分数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465330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导致税收增长产生一定的下行压力。为应对经济减速所推出的大规模减税以及其他财政支出相关的刺激性政策,更令财政压力紧绷。中国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再次提出了“特别国债”,面对日益倍增的财政压力,这一政策措施的提出使得财政赤字货币化再次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对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政策协调配合之间存在失衡的情况。首先,在面对突发事件冲击时,财政货币政策能否形成新的组合来应对冲击以及该组合能否成为常态化政策工具;其次,积极的财政政策通常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搭配,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效果为中性偏紧,货币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影响了财政政策的效果,导致财政政策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政府被迫通过明股实债来规避融资限制,反而增加了隐性的债务风险;最后,财政和金融之间存在的失衡,表现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者之间调控界限的模糊,主要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货币政策被迫承担部分财政职能,影响了整体的协调使用效果。鉴于此背景下,对于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梳理财政货币政策单一或组合的目标、理论基础和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分数协整向量自回归(Fractional Cointegrated Vector Autoregressive,FCVAR)模型对我国1993年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发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价格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效应,数量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明确。同时,利率对于通货膨胀率的调控能力要强于货币供给量,政策的叠加使用会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财政政策整体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较显著,债务和赤字对于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力度更高;因而不同的政策工具组合可以实现多样的效果。根据上述研究发现本文提出4点政策建议:(1)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所调控的宏观目标存在差异,但由于央行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导致政策影响其对应目标存在偏误,为保证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使用的效果,央行应当保证其独立性以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适当探索央行政策实施的多样化,增加政策在应对特殊时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空间。(3)我国对于货币政策的过往使用以利率的政策性调控为主,这使得利率与市场存在割裂,为保证资本合理流动,必须加快完善利率走廊,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4)增强财政政策的规则性,有效约束各级政府的赤字财政行为和防范各种潜在的债务风险。
其他文献
学习动机是影响和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对外语学习有着直接的推动性作用。当前大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动机,导致英语学习效果较差,英语综合能力低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英语综合能力就必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研究以新余司法警官学校2018级的240名
钢铁通常被人们称为一种工业化的粮食,是目前人们最常用的一种金属材料,它在其他社会经济生产和工业生活的不同应用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工业应用,在其他社会经济生产和工业生活的不同应用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战略上的基础产品,也是必不可缺少的。在国民经济中,钢铁产业就像所有工业的母亲一样,与国家命脉密不可分的工业化,是国家命脉之在。即使经历了工业化进程,并正在发展成为新的工业化国家,钢铁产业和高端钢铁产
华北抗日根据地地域广阔,大部分地区地处山区和多省交界地带,交通不便。根据地建立之前,这些地区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百姓们承传着小农社会中固有的乡土文化。建立初期,根据地医疗卫生条件简陋,卫生知识匮乏、缺医少药,尤其是在妇幼保健方面,旧产婆落后的生育观念和接生方式,成为根据地妇婴死亡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保障华北根据地妇女与儿童的生命与健康,根据地党和政府大力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经济模式由之前的高速度增长阶段慢慢转化为低速度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城镇化率大幅提高,人民群众提高了对商业经营地产和商业住宅的需求量。与此同时,国家各方政策开始收紧,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呈现出“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的常态趋势。各大嗅觉灵敏的商业地产开始纷纷实施轻资产营运模式战略转型。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房地产企
这项研究将评估中国纺织行业供应链可持续性和全面绩效的模型。正如最近的研究发现,对供应链可持续性的评估是围绕它的各个方面以及对它们的影响进行的。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所考虑的各个方面均基于以下因素:环境影响,社会责任,技术标准,绿色产品,最后是健康和安全标准。该研究将评估用于确保供应链可持续性及其对全面环境的影响的模型。为了验证用于供应链可持续性的模型,我们将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评估其对可持续性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入市规模加大、速度加快,入市形式愈发多样化,整体来看,这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有助于加快城镇化、城乡统筹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农村土地入市水平偏低,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收益分配矛盾显现,各地区、各级政府不断创新模式以缓解矛盾提高发展效率。农民是农村土地入市、建设用地上市交易的核心参与主体,我们务必要切实保护农民、农户的切身利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作为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们经常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有关产品或服务的评论信息,这有利于其他消费者从既往评论中捕捉能够帮助自我决策的信号,在线评论也因此成为了学术研究和实践管理领域的热点议题。早期的研究多以某个或某类商品为对象展开,而随着人们在网络世界的互动和交流日益丰富,本研究注意到社交关系可能与用户的在线评论行为间存在某种联系。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这让用户拥有了更多类型的社交关系,然而,受众是
云南省X县Z学校地处国家级贫困县。X县人民的收入水平较低,人民群众基本能解决温饱,但是并不富裕,大多数人吃不起肉。Z学校的学生是寄宿制学生,一日两餐都在学校里吃,学校里的饭菜价格很便宜,学生吃不起肉,所以不能满足学生的身体发育需求,对学生的身高、智力、健康都有影响。从2012年春季学期X县开始实施营养餐试点,X县Z小学被列为国家级营养餐试点学校,学校开始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午餐,直到2019年春季学期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乡村社会治理乃国家治理的关键环节。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为乡村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是对新时代中国式善治内涵的囊括。将善治精神内涵,嵌入中国农村治理模式中,构建乡村善治理论指导
物流园区初始投资偏大、投资回报有限、资金占用时间相对较长。长久以来,项目融资难问题始终都是制约国内物流园区快速扩张与发展的瓶颈。物流园区项目投融资是一项综合程度极强的实践性工作,涉及主体众多,运作程序复杂,且与项目技术经济特征、区域营商环境、地方财政及国有资本实力、当地金融市场活跃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要想切实解决物流园区投融资工作面临的各类问题,就必须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资金需求和潜在参与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