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康复学生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

来源 :安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eng5384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听障儿童康复工作自1988年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以来,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2009年“贫困听障儿童人工耳蜗、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开始启动,截至2019年底,全国1669个康复机构提供听力康复服务,使得越来越多经过听力康复的听障儿童能够回归到学校进行学习,从而形成了听力康复学生这一群体。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学者们近些年来对于听障者身份认同的研究日益增多,呈现出多维度、全方位、科学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听障者与健听人相比在个体的身份认同方面是有其群体特点的,听障者良好的身份认同对于他们在学习、自信心、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上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听力康复学生虽然作为听障者的一部分,但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听力康复学生通过对听力进行康复,更能融入健听人的社会和生活。随着国家对听障儿童康复工作支持力度的加大,听力康复学生这一群体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而目前将听力康复学生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进行身份认同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故本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需求和社会意义。本研究通过对3名教师、5家长和285名听力康复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的相关结论如下:第一,经过对听力康复学生的家长和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听力康复学生的身份认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家长和教师在融合教育、助听设备的验配及后期维护费用、听力康复知识与技能培训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第二,听力康复学生存在健听文化认同、双文化认同、听障文化认同和边缘性文化认同四种身份认同类型,其中听力康复学生的健听文化认同和双文化认同比例较高,边缘性文化认同和听障文化认同比例较低。第三,听力康复学生在不同年龄上与听障文化认同存在显著性差异,健听文化认同和双文化认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听障文化认同和边缘性文化认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先降低然后持续升高。第四,听力康复学生的身份认同在不同年龄、听力康复起始时间、是否独生子女、现在就读的学校类型、交流方式、佩戴的助听设备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听力康复学生的身份认同产生重要影响。第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听力康复学生的身份认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现实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研究表明持有双文化认同在学习、生活及社会的适应上都比较好,而有效的听力康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及沟通方式有助于听力康复学生双文化认同的发展。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为如何提高听力康复学生身份认同、听力康复效果、社会融合,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听力康复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
表情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非语言行为,无法抑制与伪造的微表情能够提供相比于宏表情更多的真实信息。微表情的持续时间极短,肉眼几乎无法捕捉,利用这个特性,微表情可用于测谎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教学抽象、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为满足微细管道内部缺陷检测需要,提出了一种将外部光源导入、内部图像导出的解决新思路,基于360°全景锥镜、视像管、环形光源、近景光学镜头及高分辨率相机构建了光学信息
本文借助模拟物种通过环境间的迁移来适应各种自然环境这一生态现象,提出了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基于环境迁移模型的遗传算法,并且通过一个数值优化实例验证了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