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而言,目前所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在深度脱硫的同时抑制烯烃的饱和以减少辛烷值的损失,这就要求加氢脱硫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即在达到深度脱硫的同时烯烃饱和最少。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对催化剂活性及加氢脱硫选择性的影响。本论文选用不同表面性质的氧化铝作为载体,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成CoMoS/Al2O3催化剂,采用各种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催化剂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载体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面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活性组分和助剂的分散以及活性相结构的形成,但是它并不是催化剂选择性的决定因素,活性相的分散程度以及结构才是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关键所在。考察了临氢预处理条件对CoMoS/γ-Al2O3催化剂活性相结构和加氢脱硫选择性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临氢预处理温度高于300°C时,催化剂的CoMoS相出现了相分离的现象;350°C处理后的催化剂表面有Co9S8晶体出现,破坏了CoMoS相结构,从而导致脱硫活性急剧下降。对于硫化态催化剂CoMoS/γ-Al2O3不需要进行预处理,直接进FCC汽油反应即可。影响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因素很多,除了催化剂制备方法以及开工预处理条件外,反应条件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反应温度、空速和压力等。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脱硫活性和加氢活性均提高,在260°C时选择性最好;空速增大时催化剂的处理量增加,导致脱硫活性和加氢活性下降;反应压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脱硫深度,同时抑制了烯烃的加氢活性;氢油比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在压力2MPa,温度260°C,空速4h-1和氢油体积比300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CoMoS/γ-Al2O3的脱硫率可达到83%以上,烯烃饱和率在6%以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另外,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在400h以内保持相对稳定,说明CoMoS/γ-Al2O3催化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