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莴苣、荸荠抗褐变剂筛选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ydm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鲜切果蔬具有新鲜、食用方便等多种优点,在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切分造成的损伤容易引起鲜切果蔬褐变、品质下降等现象的发生。为了寻找一种能取代硫酸盐并且安全高效的鲜切果蔬抗褐变剂,同时探讨其抗褐变机理,本文以新鲜莴苣和荸荠为原料,采用乙醇溶液及其他常用果蔬保鲜剂对鲜切莴苣、荸荠进行了保鲜实验。通过保鲜效果确定了乙醇的抗褐变作用,随后对导致鲜切莴苣和荸荠在贮藏过程中褐变的多酚物质进行了鉴定,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方法对其代谢差异物及其代谢途径进行了研究。为鲜切果蔬抗褐变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别采用四种抗褐变剂处理鲜切莴苣和荸荠,测定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色度变化、褐变相关酶活性、褐变底物含量和菌落总数等指标。结果显示,通过30%乙醇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鲜切莴苣和荸荠的呼吸强度、色度变化、与酶促褐变相关的PAL酶活性,并且降低酶促褐变多酚底物浓度。同时,由于乙醇具有一定的杀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腐败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有效地减缓了鲜切莴苣和荸荠腐败和褐变的进程,保持了其良好品质。(2)以没食子酸、咖啡酸、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等11种物质为标准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鉴定出经乙醇处理和未处理的鲜切莴苣和荸荠样品在贮藏过程中多酚物质的种类,并对其含量进行分析比较。鲜切莴苣中鉴定出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咖啡酸、表儿茶素、对香豆酸、芦丁、肉桂酸七种多酚物质,鲜切荸荠中鉴定出没食子酸、儿茶素、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芦丁、肉桂酸六种褐变底物。(3)以GC-MS数据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降维处理减少代谢组学数据的复杂性并聚焦于特定数据的主要信息,从而筛选出经乙醇处理和未处理的鲜切莴苣和荸荠样品在贮藏过程中差异性代谢物,并通过这些差异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变化来进一步推测相应的代谢途径和代谢网络。结果显示,乙醇处理通过改变鲜切莴苣和荸荠在贮藏过程中的氨基酸、糖类物质、有机酸等物质的代谢提高其抗逆性,从而保持产品质量。
其他文献
百度指数和新浪微指数是以海量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的大数据开放平台,是公共管理领域实时、快捷地研究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和波特五力模型,以天津
东北财经大学PPP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7年7月,依托于东北财经大学投资工程管理学院,是一个集科学研究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性交流平台。中心紧密结合中国实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创新现代教育手段之外,还应该要重视起来对校园环境的构建。校园环境构建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筑设计,在其设计过程中应用空间组合可以实现
近代煤矿工程技术来源于西方,因此晚清时期的西方煤矿工程技术译著是当时介绍、传播近代煤矿工程技术重要载体,也是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资源。这一时期,东西方煤矿工程技术差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并将之上升为国家的愿景和行动,充分彰显了引领人类文明共同复兴的大国风范,是终将指引中国和世界迈入"五千年未有之变局"的
本文基于1999—2015年沪深A股交易数据,利用四种博彩型股票识别指标,通过组合价差等方法,考察了中国股市博彩型股票的市场特征,并与欧美股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各指标
对高龄消化性溃疡128例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本组有典型症状者仅71例(55.4%).以穿孔为首发症状21例(16.4%).因穿孔而手术85例(66.4%),穿孔后腹膜炎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致诊治延迟
文章对山东省烟台市农户农地资本投入情况进行了调查,基于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就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引导农户加强农地资本投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理应体现治理的思想。在政府治理的框架内,适应治理的需求,完善现行财政管理
莲藕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众所周知,具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及消费水平有所提高,鲜切莲藕因其快捷方便、新鲜和浪费少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