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去甲基化酶PHF8上调GLUL促进肾透明细胞癌脂质沉积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最常见的亚型,其组织学特征是细胞质内富含脂质和糖原。肾透明细胞癌其它特征包括缺氧信号通路的基因突变,代谢失调,血管新生增强,肿瘤内异质性以及肿瘤微环境的干扰等。代谢重编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通常伴随着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色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酰胺等氨基酸代谢以及三羧酸循环的重编程。本研究旨在研究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脂质代谢异常,探讨了PHF8在肾透明细胞癌脂质沉积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代谢重编程的机制,肾癌预后预测及靶向治疗提供研究证据。研究材料和方法:1.公共临床数据库:TCGA数据库;CPTAC数据库。2.细胞模型:人源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人源肾癌细胞786-O,ACHN,RCC4。3.类器官模型:从新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标本构建肾癌类器官并用MSO处理。4.动物模型:采用4周龄裸鼠,皮下种植786-O对照组和敲低组衍生细胞进行成瘤实验、尾静脉注射迁移模型实验。5.临床标本:A.收集在我院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并行手术的病例资料及其石蜡标本,构建组织芯片,用于免疫组化染色;B.收集在我院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并行手术的病例及其新鲜组织标本,用于评估PHF8的表达水平和构建类器官。6.实验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生物信息学分析,Western-blot,PCR,免疫组化,细胞转染,RNA测序,油红O染色,脂质组学测序,代谢物测定等实验。研究结果:1.PHF8在肾癌细胞中表达高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透明细胞癌临床标本中PHF8表达亦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提示PHF8表达水平跟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HF8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病理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晚,预后越差。2.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敲低或敲除PHF8能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侵袭能力。PHF8敲除后转录组测序发现26%的差异基因与代谢相关,在通路分析结果中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通路最受影响,该通路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编码基因GLUL受PHF8调节。PHF8敲除后肾癌786-O细胞中谷氨酰胺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下降。脂质组学测序结果亦发现甘油三酯丰度明显降低。3.谷氨酰胺合成酶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和预后相关。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MSO与依维莫司具有协同抑制肿瘤效应。4.肾透明细胞癌中CPT1A和CPT2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预后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标。CPT2表达水平与TNM分期联合可以显著提高肾透明细胞癌预后预测的准确性。5.致瘤代谢物琥珀酸的累积具有明显的表观遗传效应。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癌是研究肾癌代谢和表观遗传的良好模型。结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PHF8可通过上调谷氨酰胺合成酶GLUL促进肾透明细胞癌脂质沉积。抑制PHF8或其下游的GLUL的表达可影响肾癌生长。PHF8和GLUL作为预后标志物或协同治疗靶点对肾透明细胞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自2015年以来,至少7项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一致证实了血管内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在发病24小时内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中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药物治疗。然而,血管再通治疗策略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譬如,后循环由于解剖和生理功能均有别于前循环,目前尚不明确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是否可以获益于血管内治疗。另一个焦点问题是针对发病4.5小时内符合静脉溶栓标准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前的静脉
背景面对难治性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亟需找寻新的有效途径,解决早期准确诊断、靶向增效治疗及可视化疗效评估的难题。寻找新的有效靶点,是突破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诊断与治疗瓶颈的关键。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核仁素(Nucleolin,NCL)有望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早期准确诊断及有效治疗的新靶点,核酸适配体AS1411因能与核仁素特异性靶向结合并抑制肿
研究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CC,以下简称肝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大部分肝癌发生在肝硬化背景下,然而肝硬化诱导肝癌的机制却并不清楚。研究表明肝硬化异常的表观遗传改变为肝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而增强子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当增强子区域同时富集组蛋白修饰H3K27ac和H3K4me1时,表明该增强子处于激活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增强子称为活化增强子(
胃癌是一种致命的肿瘤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生存率都较低,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胃癌是世界第五大癌症类型,已被确定为全球癌症死亡相关的主要原因之一。胃癌的发生是由宿主遗传、环境因素(如吸烟、饮酒、高盐等)和微生物因素(如幽门螺杆菌)等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现状表明,深入研究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于胃癌的临床改善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蛋白泛素化修饰参与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包括靶向蛋白的降解、
随着核能与核相关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由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引起的放射损伤也越发常见。骨髓(bone marrow,BM)对射线极度敏感,短时间内受照剂量超过1.0 Gy就足以产生明显的造血系统损伤。中高剂量的电离辐射还会严重扰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的稳态,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最终引起骨髓
背景胃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给我国卫生、经济系统造成了极大负担,胃癌治疗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腹腔镜手术自1994年由Kitano首次应用于胃癌以来,由于其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快、手术切口更加美观等优势在胃癌中得到了广泛开展,胃癌的外科治疗逐步进入了微创治疗的新时代。腹腔镜进行I期胃癌远端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已经通过日本的JCOG0703和JCOG0912以及韩国的KLASS-01
研究背景:据Lancet发布的《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道,脑卒中是全世界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致死的第二高发疾病,出血性卒中在所有卒中类型中致死致残率最高,发病率占卒中类型的10-15%。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类型,在我国,ICH发病率高达17-51%,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作生活压力剧增,I
弥漫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成人原发恶性脑肿瘤,占所有成人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的比例的75%左右,其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为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一旦诊断,即使经过完全切除的手术治疗联合标准方案的放化疗,中位生存期仅为14.6个月。替莫唑胺是新发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首选化疗药(指南唯一推荐),自用于临床后疗效确切,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期(2.5个月),但是部分病例会出现替莫唑胺耐药。现研究发现MGMT启动子
背景与目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一种非常常见和严重的疾病,其患病率约为120/100000,58%的患者在一年内死亡。三分之二的幸存者将面临中度甚至重度残疾。脑出血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由占位效应所致原发性损伤和血红蛋白降解产物诱导的继发性损伤共同造成的。目前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外科手术策略,促使研究人员寻找治疗ICH后继发性损伤的可能干预靶点及手
背景和目的新兴诊疗方法在肿瘤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但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容乐观,其中位生存时间约为14.5~16.6个月。采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如单克隆人源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贝伐单抗(Bevacizumab,BEV)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Tumor vasc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