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及其纠正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和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已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与此同时,各地区间发展差异逐渐拉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越来越严重。尽管国家提出了要求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思路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但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地区间发展差异的扩大趋势,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在拉大,引发出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亟待关注。引起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金融是主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性金融迅猛发展,但金融资源在地区之间的分布差异也越来越大,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和所获得的金融资源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问题如果不调整将进一步恶化,难免进入“贫困恶性循环”发展模式,恶化两极分化问题。国际经验表明,因市场机制失灵引起的金融资源配置失当难以依靠市场自发力量来解决,需要引入政府调节和政策引导,特别是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怎样运用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相对准确地刻画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状况,如何运用区域经济、金融地理学与集聚效应等理论设置相对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度量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程度,哪些理论和因素可以解释我国引起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越来越大的原因,政策性金融能否纠正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的问题,如何采取多种举措防止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问题继续恶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丰富金融发展理论和政策性金融理论,提供相对全面刻画和准确评价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程度的分析工具,探讨纠正我国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问题的举措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基本研究思路是,先从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两个维度对我国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的变化及现状进行刻画;然后构建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该指标体系量化分析各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程度与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探究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的原因,阐释了配置失当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不良后果;进而探讨采取何种解决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的措施,借鉴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从多方面给出了可行性政策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回顾与总结相关研究文献;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逻辑框架、主要新意和不足之处等内容进行概述。第二章是我国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状况的考察。基于经济与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论,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两个维度考察了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发现,1995年至201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的确存在差异,并且差异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集聚能力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各省(区)间的金融资源配置失当问题也较突出。第三章是金融资源配置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根据地区间金融资源规模、结构及效率差异,建立评价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状况的指标体系,使用该指标体系,计算各省(区)金融资源配置的综合分值。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金融资源主要配置于东部发达省(市),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配置份额非常低。第四章是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的原因、后果与纠正路径分析。先从理论上阐释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排斥恶化了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性,而差别化宏观经济政策、信贷供给和金融机构分布等现实因素则加剧了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越来越大。文中利用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差异的方法,计算了金融相关比率的东、中、西部差异,结果表明,从1978年至2015年,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异逐渐扩大,并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继而从社会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了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带来的严重后果,指出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影响社会和谐与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最后探讨了纠正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的路径,研究表明,在纯粹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与内在机制是难以纠正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问题的,阐明了发挥政策性金融功能来纠正失当问题的机理。第五章是以内蒙古为例,研究政策性金融解决金融资源配置不当的作用与效果。根据地区经济总量、发展特征及所属地理位置,我们选择内蒙古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实证分析政策性金融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试图能够客观地判断政策性金融对纠正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的可行性,从而探寻地区间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分析表明: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发展,但其作用由于地区间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第六章是对策分析。基于商业性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局限性,探索能够弥补商业性金融不足的途径,以缓和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矛盾。本文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及现实出发,借鉴国外政策性金融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经验,提出以下建议:(1)在经济落后地区的乡镇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2)通过政策性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调节落后地区产业结构,以此缓解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的失当程度;(3)建议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实施差别化的宏观金融扶持政策;(4)通过立法使更多的政策性金融资金向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倾斜等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新意:首先,本文的研究视角有一定的新意。本文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两个维度出发,对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失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我国商业性金融资源1995年至2015年的地区配置变化看,其规模和结构在地区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加剧了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性。同时,从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看,政策性金融资源在东部发达地区集中的比例大于中、西部地区,并且其业务过于集中于少数行业和部门。从以往研究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的文献看,多数学者把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混在一起讨论,而本文从两个维度讨论不同配置方式导致的结果,对于深入研究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问题具有一定的新意。其次,构建地区间金融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的指标度量方式评价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状况,有利于克服以往较多定性研究金融资源分布的片面性。本文选择的指标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广,共设置了23个三级指标,体现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及合理性,增强了本文研究结论的说服力。使用该体系能够直观地判断出地区间金融发展差异程度,为之后研究地区间金融发展的学者提供了相应的分析方法。最后,主张通过广义的政策性金融来纠正金融资源配置失当的问题。鉴于当前我国自发的市场金融运作中出现资源配置失当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本文建议通过政策性倾斜和政策性金融来纠正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拉大的问题,促进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弥补商业性金融运作的不足。针对纠正金融资源配置失当问题提出的思路,即通过政策性金融来优化地区间产业结构、中小企业发展、融智等政策路径与以往多数学者倡导的通过商业性金融支持思路有所不同,有一定的新意。
其他文献
PSA装置解吸气压缩机投用后故障率高,本文通过对其装置工艺特点和故障检修情况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并成功进行了实施,为设计同类装置的往复式压缩机提供了宝贵经验.
期刊
~~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治疗和预防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细菌感染则常常导致COPD患者急性加重而
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1997-2016年的组织学习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内涵集中体现为三要素,组织学习有四条研究途径、三类研究
为研究燃烧调整对NOx排放和锅炉效率的影响,在330 MW煤粉炉机组满负荷运行工况下,通过调整过量空气系数、SOFA风开度、二次风配风方式、周界风开度以及燃烧器摆角,测定了尾部
目的: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单独使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拮抗剂埃罗替尼(Erlotinib)及联合用药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
刑罚的目的是刑罚论的核心问题。在评析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刑罚目的论——“统一说”,即“坚持一个中心兼顾两个基本点”。刑罚的目的应坚持以间接一般预防为中心,兼顾报
为研究砂砾土P5(粒径>5mm的粗颗粒质量百分比)对土工格栅拉拔性状及破坏特性的影响,利用土工合成材料综合测定仪对不同P5的砂砾土进行了拉拔试验,系统地研究了P5对拉拔力峰值
目的:探讨王子番泻叶饮片对癌痛病人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正>电视新闻是以电视媒体的声画形式报道新闻,其叙事由声音、画面、文字、声效等要素构成,而主持人在叙事中居于核心位置,是电视新闻叙事实现的组织力量。一、作为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