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谣”现象及其治理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hf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真话,是党和人民对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可是,近年来,由于一些干部和普通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较低,不但不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而且不实事求是,讲真话。这使得公众寄予信赖的公职队伍,却变为了谣言的来源地。与此同时,一种新的谣言方式就出现在人们是生活中,即“官谣”。“官谣”是官方面对与官员或组织相关的负面消息时,为挽回官方组织的形象、撇清官员自身相关的厉害关系,而不做调查或明知是事实,却不顾事实的同时,假借辟谣而行扯谎否认负面消息的真实性之事——借由权威的大众渠道或者是官方渠道发布的带有“官”帽的虚假消息。与其他谣言类型相比,“官谣”更具破坏性和杀伤力。有效地治理“官谣”,不仅能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形象的,而且能有效地维系良好的党群关系,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石的牢固性。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要,以“官谣”为研究对象,按一般的研究思路:首先系统地研究了与“官谣”相关的理论成果,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官谣”的类型,又从传播学、行为学和治理的角度探讨了其特征,并深入地分析了其危害和造成这些危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符合实情的“官谣”治理对策。本文详细划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作为绪论,主要概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已有的相关研究理论成果。第二章主要梳理了主要概念和理论。包括阐述“官谣”的内涵,分析比较了“官谣”和民谣的区别。同时,罗列了传播阶段理论等四种主要理论。第三章主要分析“官谣”的现状、危害及成因。在划分“官谣”类型,总结“官谣”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官谣”现象的危害:损害国家形象,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损害人民权益,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和谐社会的建设;消耗法治公平,助长政府制造谣言的风气。造成“官谣”发生的原因如下:官员个人素质不高,道德素养欠缺;“官谣”违法成本过低,问责欠缺;法律制度规范不够完善,缺乏制度约束;社会监督力量不足,监督效能低下。第四章主要针对原因提出了“官谣”治理的对策。主要包括:以提升官员道德素质来夯实“官谣”的治理基础,以完善行政组织规范来寻求“官谣”治理的组织保障,以法治建设来完善“官谣”治理的法治保障,同时要加强外部监督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制度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铜水道筒的潜在市场及生产现状,并对其生产工艺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随着无产阶级政党诞生而产生,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共产党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和道德基础,从侧面揭示了党的根本性质和人民权力的本质特征。群众观是指人们对
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
通过共挤出技术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共挤出复合材料(CTC).其壳层为木粉/高密度聚乙烯(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WPC),核层为杨木单板层积材(LVL).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获得CTC和LVL试
本文通过论述英汉委婉语在不同语境下的表现形式和特征,进而揭示所蕴含的思维理念和文化差异,最后点明语言、文化与世界的联系与融合.
本文阐述了名医经验继承现状,探讨将慕课应用到名医经验继承教育之中。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已经被运用到中医教学中,它基于信息学方式的技术形式,有助于突破原有
通过研究以贵州省地方志为主的文献中的民国知名中医人物资料,发现其记载具有彰显医学家庭出身、强调济世安民的从医理念、描述刻苦精研医术的经过、记录军队行医经历、褒扬
以葛根黄酮、沙棘叶黄酮和山楂叶黄酮为研究对象,在不同体系中评价了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及还原能力,同时评价了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的能力。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纵览党97年的光辉历程,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实现历史使命的奋斗史。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与男性吸烟人群肺癌发病的关联性。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开滦集团体检的男性吸烟人群建立队列,收集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