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规的PBL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u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学习的兴起对课程的网络化提出了要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的网络课程在设计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轻视网络学习导航设计、学习主题设计呆板、评价和反馈效果低下等,因此,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工作者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研究将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与教育领域内流行的教学评价工具--量规结合起来,设计并开发了基于量规的PBL网络课程。论文首先对PBL 的涵义、特征、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指出了PBL 网络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与局限;然后对量规的概念、特征以及量规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开发了PBL 课程需要的一系列量规;接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基于量规的PBL 网络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并运用快速原型法初步开发了基于量规的PBL 的网络课程。最后,通过专家与学生的试用,填写评价表,对本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评估与评价。 经研究发现,本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于量规的PBL 网络课程将量规、PBL 与网络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很好地发挥了量规和PBL 的优势:通过量规进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不但提高了评价的效率,同时也使学习者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和学习中来,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果;PBL 学习方式中,问题构建、问题分化、问题驱动等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沿着清晰的学习路线,进行个性化学习、小组协作学习,解决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所以,基于量规的PBL 网络课程,较传统的网络课程更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协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以创新的能力。因此,本研究设计与开发的网络学习课程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国家教委从90年代初就开始有计划地组织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为了更好地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教育部先后共设立了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教师严重短缺,当前及未来十年美国中小学教师短缺数额达2,200,000人。90年代初,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冷战结束后,美国进行了大幅裁军,将大量退伍军人推向
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低下一直是近年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讨论甚多甚广,但一直没有得出一个可以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试图从对西方美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