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教育部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使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近几年,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们对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产生了极高的兴趣。然而,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尽管终结性评价有诸多的弊端,但其仍占据着主导作用。终结性评价过多的强调学习结果而轻视了教学和学习的过程。终结性评价同样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对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教学的过程,更加重视从多方角度来促进和评价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通过反馈来了解学生现今的学习状况,更要通过反馈来帮助教师调整自身的教学。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对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整体上促进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与大部分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与其他汉族学生有所不同。他们学习英语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并且英语的口语能力更强。所以我们不能按照相同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表现。为了探究形成性评价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在青海民族大学预科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论文试图探究下列三个研究问题:(1)形成性评价和反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有何影响?(2)学生们对形成性评价和反馈持何种态度?(3)为了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并促进英语教学,该如何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如何在教学中实行形成性评价?为了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作者从2015年9月8号至2016年1月12号在青海民族大学预科部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实验选择了来自两个班的10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作者使用了三种研究工具。前问卷调查被用来了解学生的相关背景信息包括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他们对学习英语的自信程度,他们对英语学习难易程度的感觉和他们对英语教学和教师的期望。作者使用了课堂观察,访谈,评估量表,多次的小测试,教师也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学生档案来记录和评价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表现。在研究中,作者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了学生们对形成性评价和反馈的态度。在学期末,作者通过后问卷调查和后测来调查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英语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持积极的态度,他们喜欢老师使用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还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对英语教学的期望。然而,由于母语的影响和教师经验的不足,他们对反馈持相对消极的态度,尤其是对教师在课堂上以口头形式提供的反馈。他们认为有时他们很难完全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以口头形式提供的反馈,并且这些反馈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帮助不大。尽管学生们对英语学习有极大的兴趣,但后测的结果显示,形成性评价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使用形成性评价并探究一些在英语教学中实用的提供口头反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