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型的肾脏血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上的差异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本研究了解肾病综合征患者常见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超声声像图特征和实验室肾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现代医学客观检测指标与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的内在联系,以及超声检测对不同中医证型肾病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我院门诊及住院肾病综合征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员研究对象,其中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诊断采用中华医学会肾病协会所制定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参照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现行方案),分为4型:(A组)湿热侵淫型12例,(B组)气血瘀滞型14例,(c组)肝肾阴虚型17例,(D组)脾肾阳虚型13例。超声检查指标包括双肾额状切面的上下径和左右径,肾脏皮质的厚度,双肾的主肾动脉(MRA)、肾段动脉(SRA)及弓形动脉(ARA)的血流灌注情况,包括各级肾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平均流速(TAMX)、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检测结果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一、在形态学上,健康组(额状面,矢状面)双肾切面形态大小正常,集合系统与肾实质界限清晰,肾大小盏泾渭分明;在血流动力学上,健康组各级肾动脉血流信号成树状分布,双肾肾主动脉干(MRA)、下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和弓形动脉(ARA)的血流参数(Vmax, Vmin, TAMX)均在正常范围内。二、在形态学上,肾病综合征组(额状面,矢状面)部分病人的双肾切面大小略大或者略小,部分病人肾实质回声增强,但与集合系统界限较清,肾大小盏清晰;在血流动力学上,肾病综合征组各级肾动脉血流信号均呈树状分布,但部分病人血流束较细,血流速度增高,部分流速减低;简要结果:A组(湿热侵淫型)血流流速较高(P<0.05);B组(气血瘀滞型)血流流速减低(P<0.05);C组(肝肾阴虚型)动脉血流参数与对照组没有较大差异(P>0.05);D组(脾肾阳虚型)肾动脉主干流速减低,分支动脉流速则增高(P<0.05)。结论推断:我国著名医书《内经》将水肿病分为以下几类:湿热侵淫型、气血瘀滞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等。(1)湿热侵淫型是指湿热邪气侵渍,以睑缘、耳、鼻、口角、手指、足趾等处红肿湿烂、瘙痒,溃破流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肾主水,热邪侵淫身体,水热互结泛滥,火热炎上,津液同源,故而血流速度加快。(2)气血瘀滞型是指中医所说的体内气的运行不畅,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气滞久则可引起血瘀,形成气滞血瘀,使局部的疼痛加剧(刺痛拒按),甚则结成肿块或腐损肌肉;肾主水,通调全身水液分布及运行,气血淤滞则水液不通,并血流不畅,故而血流速度减低。(3)脾肾阳虚型:脾肾两脏阳气虚衰,温煦、运化、固摄作用减弱测下利清谷,泄泻滑脱或五更泄泻;阳气虚,阴寒内盛,则畏寒肢冷,小腹冷痛,面色(白光)白;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司,则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阳气虚,水气泛滥,则面目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为阳虚阴盛之象,故而肾动脉主干血流速度减慢,但是肾气未伤,肾动脉血流速度未有变化。
其他文献
本报讯(驻京记者 张天赦)日前,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下发《关于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政策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组织宣传,做好
报纸
从生物学、生态学及综合利用等方面,论述了栾树种质资源的分布、应用现状及特点.
歧口18-2油田位于渤海西部海域,在塘沽的东南方向约43km处。该油田构造上处于歧南断阶带上,断裂系统复杂,在海四断层的两侧发育了一系列北东向或近东西向的次生断裂,形成了多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在宪章中提出的健康概念是: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1989年WHO又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
目的探讨CyclinA与P21蛋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检测CyclinA与P21蛋白在子宫腺肌病(4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中的表达。结果CycfinA
目的探究胃癌行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胃癌患者18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胃溃疡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同期选择浅表性胃炎患者30例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