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一代网络(NGN)是一个可以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性网络,具有开放的网络架构体系。软交换作为它的功能实体,为它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它的呼叫与控制的核心。H.323和SIP是软交换体系中的两个主要信令。H.323是ITU-T制订的在无QoS保证的分组网络上传输实时多媒体信息的网络系统标准,而SIP是IETF提出的一个应用层的控制信令。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各大电信运营商的IP电话网络多数是采用H.323协议。但随着软交换技术的发展,SIP的简单、易于实现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不少运营商开始酝酿在下一代网络的软交换中采用SIP协议。下一代网络最终要融合IP网络、PSTN网络和移动通信网,但是,SIP和H.323两种协议间的互通,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应用实践上,目前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如何解决两者在软交换体系中的互通,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发展中亟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本文选择该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重点研究了软交换体系中SIP与H.323协议互通的原理和方案,并最后从应用上对互通功能体(IWF)模块进行了设计和实现。
文中首先阐述了软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和软交换技术的特点,并分析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随后,在深入分析H.323协议和SIP协议的基础上,对两种协议互通的关键技术和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了两种不同协议间的地址转换、信令映射、媒体能力协商和IWF的状态机的详细方案,并针对H.323呼叫的特点,给出了H.323终端在采用快速协议机制和不采用快速协议机制两种条件下与SIP终端间呼叫建立的流程,对现有控制流程中的问题进行了修正。互通信令的路由也是实现协议互通的关键,本文对此也作出了分析,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后,结合具体应用,详细研究了H.323和SIP互通功能体的实现方案,对IWF的模块、接口、处理流程作了设计,并采用试验环境对IWF的性能进行了测试。H.323和SIP互通功能体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相关测验表明,理论给出的互通的策略和模块的设计实现都是合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