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反应器的微观混合实验及理论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andy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微通道散热器”的概念首次被提出以来,微设备就开始以一种高速发展的姿态进入到化学化工领域,以微反应系统为核心的微化工技术以其简单高效、快速灵活、易直接放大和可持续性等优势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商业领域的青睐。20多年来,基于不同的方法和目的,各种各样的微反应器被设计开发出来并尝试应用到各种领域。但是,作为反应器/混合器中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微观混合,在有关微反应器的研究报道中却少有提及;同时,由于物料在各微通道中分布不均和易堵塞的原因,微反应器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不多见。因此,本文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对基本的Y型和线型微通道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进行表征;基于工业生产的目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带微孔膜结构的套管式环形微通道反应器(MTTR),并对该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进行表征;应用团聚模型对套管式微反应器的微观混合特征时间进行了计算;在对混合流体微元可视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片状收缩模型并针对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模拟了实验结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利用碘化物-碘酸盐反应体系作为表征微观混合性能的体系时,集离指数随反应物浓度尤其是关键组份H+浓度的减小而减小。对于不同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表征其微观混合效率的最灵敏的H+浓度范围也不一样:Y型微通道反应器的H+浓度范围在0.02-0.06M,线型微通道反应器的H+浓度范围在0.06-0.08M,而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的H+浓度范围在0.02-0.06M。(2)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不同的实验条件如:反应物浓度、反应物体积流量、反应物体积流量比以及反应器尺寸(微孔孔径、环形微通道宽度)对微观混合效率均有影响,尤其是反应物体积流量的增大、微孔孔径及微通道宽度的减小能较大程度的提高微观混合效率。套管式微反应器的离集指数范围为0.005-0.01;基于团聚(Incorporation)模型对套管式微反应器的微观混合特征时间进行计算,其值为毫秒级;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的处理量范围为100ml/min-9L/min,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前景。(3)推算出层流和湍流两种流动状态下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中能量耗散率的表达式。基于高速频闪摄像技术对混合流体微元的可视化研究,提出了片状收缩(Slab-shrinking)微观混合模型,该模型较好的模拟了套管式微反应器的实验结果。
其他文献
1776年3月9日,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在这本巨著中,斯密第一次非常系统地阐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也表达了其完善的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殖民帝国思想
诚信是人们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各项经济活动都依赖于诚信。会计诚信有助于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当前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已经非常严重,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因
计算机已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会计人员记账、算账、填制会计报表,甚至分析各种报表数据,都离不开计算机。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会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媒介的融合不仅指媒介产业内部各种不同形态的媒介之间的融合,它还包括媒
为了探讨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根据 3家企业 2 94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工作倦怠量表MBI -GS进行了修订。然后 ,利用修订的MBI-GS和组织公平量表在 6家企业进行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是富氧条件下催化脱除氮氧化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Beta分子筛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金属离子对Beta分子筛的改性以及在SCR反应中的应用受到广
最近在我国比较重要的政治会议中,例如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政府性质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其主要发展内容是全面性的条文更加偏向于服务群众,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目前我国行政体
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近年来,作为生产聚氨酯的原材料,TDI随着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TDI生产分离工艺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
为了满足乘坐舒适、安全可靠、操纵方便、环保节能和人类不断实现完美的追求,汽车产品己经由初期的完全机械式发展到现在的融合机械、电子、材料、控制等多种学科和科技新成果
目前的烟叶分级大多停留在人工分级阶段,单纯地依靠人类的感官和触觉,这种做法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很难保证烟叶分级的客观性和正确性,也越来越无法满足烟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