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c网络DSR路由协议和网络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ong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的蓬勃发展,Ad hoc网络技术在数据感知、车载网、环境监控、应急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现实应用中Ad hoc网络技术存在的问题,本课题重点对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和网络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现。在路由协议方面,研究发现动态源路由协议(Dynamic Source Routing Protocol, DSR)采用的最短跳数优先的路由判据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无法选择一条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有效路由,导致了数据包的大量丢失;而经典的期望重传次数判据(Expected Transmission Count, ETX)即使在固定场景下也总是在时间轴上波动,并且没有考虑实际无线信道“灰色区域”和“波动链路”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的路由判据:带有门限值的平均期望重传次数判据(Average Expected Transmission Count with Threshold, AETXT)。 AETXT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通过引入平均期望重传次数(Average Expected Transmission Count,AETX)判据代替ETX,AETXT均衡考虑稳定性和对链路质量变化反应的及时性,(2)通过给AETX引入一个门限值,AETXT充分地考虑了无线信道“灰色区域”和“波动链路”的影响。通过测试结果我们发现,相比ETX,AETXT在TCP吞吐量、UDP吞吐量方面分别增加了50%和14.7%,而在TCP丢包率、UDP丢包率方面分别减少了5.8%和5.7%,特别是在传输多媒体视频数据时,AETXT的性能明显优于ETX,证明了AETXT的有效性。针对DSR路由协议参数,本课题提出了“减少源节点路由请求重传次数、减少网络缓存个数、减小路由请求周期”的策略,并经过证实。在网络管理方面,本课题结合Ad hoc网络平台开发了一套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络拓扑动态获取,参数自动配置和感知数据自动采集、存储和分发,为Ad hoc网络技术推向实际应用做了有力探索。
其他文献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思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和传统教学的评价观有着极大的区别,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合作学习的评价以激励为主,既要重视评价结果,又要重视小组合
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渗透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教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