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豁免权是一项古老的国际法准则,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为调整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发挥作用。但与此同时,它也引起了诸多争论,尤其是对于国家财产豁免权,不仅仅引发了国际法这个学科中的流派之争,还引起了政府在政策选择上的党派之争,甚至还成为国家间政治博弈的筹码。国家主权豁免是指基于每一个国家主权平等原则而享有的不受他国管辖的特权,一个国家未经同意,不受另一国法院管辖,一国法院不得对外国国家及其财产行使管辖权。国家主权豁免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管辖豁免,司法程序豁免和强制豁免。本文以国家财产豁免中管辖豁免这一方面为研究对象,将从历史、国际法的角度探讨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的诞生渊源、发展历程以及典型案例,并针对这一问题,为我国今后遇到相关诉讼时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概括总结了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的法律渊源,包括外交豁免权和君主个人管辖豁免权,并从思想基础、逻辑基础、政治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二节分析了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产生的基础理论依据,包括治外法权理论、国家尊严理论、国际礼让理论和国家主权平等理论。第三节重点介绍了国家豁免理论的不同流派和发展历程,包括绝对豁免主义和相对豁免主义,以及从绝对豁免主义向相对豁免主义转化的原因和表现。第二章主要分析了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在国家豁免问题上的立法行为和具体实践。本段分别介绍了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和英国《国家豁免法》的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和相关评价,并将这两部国内法进行了粗略的比较。第三章则介绍了国家豁免问题的相关国际公约,主要是《欧洲国家豁免公约》和《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这两部在国际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公约。本段介绍了《欧洲国家豁免公约》的立法背景和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了简略的评价。然后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的制定背景、成约经过、内容框架、主要内容,尤其针对“商业交易”、“国有企业”、“强制执行”这三个在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中的关键概念进行了说明,并对这部公约进行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评价。第四章从中国政府(包括地方政府)经历的四大经典案例出发,总结了我国政府在应诉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本段从国内相关立法、国企改革、加强学术重视等角度出发,为我国政府在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议,并且提出,应针对不同的案件性质采取不同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