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书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与参考。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几何领域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深刻地认识、描述和交流生活空间,也是各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直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目前的研究中,系统性、关注具体课程领域的教科书比较研究仍然是热点话题。然而在中美两国课程标准修订之后,小学阶段关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科书比较研究较少。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选取中国苏教版和美国加州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作为比较对象,“图形与几何”领域作为比较内容,对中美小学数学教科书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可了解两国教科书内容编写与编排的优势和局限,在国际视野下的比较过程中,加深对中美两国小学数学几何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基于对比分析进行的全面反思,可引发教师及教学研究人员对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以及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法,按以下思路展开研究: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教科书比较研究的已有成果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对国际数学课程标准比较、国际数学教科书比较以及几何领域课程发展的最新进展进行理性思考。其次,从宏观层面对中美两国数学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进行比较与分析。再次,从编排方式、内容难度等方面围绕中美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说明两个版本教科书相关领域在内容编写与编排、难度设定等方面的共同点与差异。最后对比较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教科书内容编写与编排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得出本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启示。本研究从课程标准要求的渗透、教科书编排的方式、教科书内容的设置等方面发现了两版教科书的共性与差异,有利于教师在相关教学中抓住教学的本质,同时开拓教学思路,开发多元化的教学可能性。但本研究的结果分析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譬如,如何利用更加完善的比较模型,同时更好地使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而更全面地解释统计计算出的数据结果、准确地说明问题,应是今后研究者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