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peller技术在新生儿颅脑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ropeller(螺旋桨)T2 FLAIR 技术在新生儿(28d以内)颅脑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比于常规 T2 FLAIR的优势.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经临床证实的100例颅脑疾病患儿(增强扫描20例),分别采用螺旋桨及常规 T2 FLAIR技术进行颅脑标准横断位成像.对获自两种检查技术的病灶检出率及病灶边缘与内部结构的显示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100例的182个脑部病变中,Propeller T2 FLAIR序列检出率为92.9%(169/182),常规 T2 FLAIR序列检出率为83.5%(152/182);Propeller T2 FLAIR序列良好显示病灶内部结构与边缘比例为90.6%(173/191),常规 T2 FLAIR仅为46.2%(84/182),二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颅脑MRI检查中,Propeller T2 FLAIR序列显示脑皮层、皮层下和脑室旁病灶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 T2 FLAIR序列,且能获得更多的病理信息,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另外Propeller技术能有效减少患儿因镇静效果不佳导致的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可作为新生儿颅脑MRI常规序列.
其他文献
Objective Recent genomic analyses have revealed substantial tumor heterogeneity across various cancers.However,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and how genomic heterogeneity is constrained during tumor evol
目的 c-Myc 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调控细胞的各项功能,包括细胞周期、增殖、代谢、核糖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功能和蛋白质合成等,并可通过调控众多的miRNA 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其中包括miR-26a.本研究主要探索在伴有c-Myc 异常的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中c-Myc 对miR-26a 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过表达miR-26a 对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一例红斑息肉综合征伴罕见并发症病例的总结,评价其影像表现 方法 搜集该病例临床及相关影像资料,整理相关参考文献并归纳总结 结果 本病例具备黑斑息肉综合征相关特征,并伴有文献未报道的罕见并发症 讨论 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临床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具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遗传倾向三大特征。消化道息肉的癌变风险率较高,而且还常伴发生殖系统和其他许多器官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目的:了解武汉市放射科护士在放射科工作中所承担的角色与工作内容 方法:采用田野研究的方法,对武汉市某三甲医院18名放射科护士分别进行为期4周的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结果:观察对象所承担的角色和工作内容大致可归为健康教育、咨询、协作、临床实践、管理和研究6大类。结论:尽管观察对象在放射科的岗位、实践形式与工作职责有所不同,但都在临床一线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放射护理服务,协助医生,技师人员解决放射科工作
Purpose Amide proton transfer (APT) imaging is a novel, clinically valuable molecular MRI technique to detect endogenous mobile proteins and peptides through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We
目的 脑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目前尚缺乏对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早期诊断的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研究结果,通过构建一种靶向EGFR的新型分子成像探针,对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进行实时、无创成像,以期实现对乳腺癌脑转移的早期诊断.方法 以PAMAM树枝状分子为载体,GE11为EGFR靶向肽,Angiopep2为脑靶向肽,Gd3+-DOTA为MR显像剂,IR783为近红
目的 探索DKI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无创的先进技术来评估胶质瘤缺氧环境和侵袭性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40例胶质瘤(27例高级别胶质瘤和13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行常规MRI和DKI检查.扫描结束后,经后处理软件测得瘤体的各项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以及平均扩散峰度(MK)各参数值.术后取相应部位的瘤体组织进行H-E及免疫组化(HIF-1α、MMP-2)染色并测定其HIF-1α、M
目的 研究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特征的显示效果,评价DBT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25例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FFDM、FFDM结合DBT进行X线征象评价, 比较FFDM和DBT显示的病变特征,评价DBT对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意义和应用价值.结果 25例非肿块型乳腺癌中,DBT和FFDM
目的:提供有双肾病变病理结果的结节性硬化症1例,为影像诊断医生将结节性硬化症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与资料:患者停经23+2周,剖腹探查术后一周,右下腹胀痛,收入院。体格检查示:面部散在分布毛细血管扩张性丘疹;患者实验室检查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行颅脑MRI、CT平扫、胸部CT平扫、腹盆CT平扫+增强及肾血管扫描示:双侧侧脑室见多发钙化灶;脑内多发异常信号, 室管膜下多发小结节;双肺见散
目的 采用多体素1H-MRS技术探讨颞叶癫痫(TLE)患者双侧基底节和丘脑的代谢物改变情况,并分析受累脑区代谢物比值与病程、发作频率及LSSS 2.0评分的关系.方法 收集TLE患者25例,选取健康志愿者15例纳入对照组,使用Simens Skyra 3.0T MR扫描进行常规MRI,再行斜冠状面T2WI FLAIR序列、斜横断面T1WI序列扫描和双侧海马区的多体素1H-MRS检查.选择se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