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Wei)可引起香蕉重要的叶部病害.对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0℃,适宜pH 为6~8.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适宜碳源为乳糖和甘露醇,麦芽糖、葡萄糖和蔗糖次之;蛋白胨为最佳氮源,硝酸钠、磷酸氢二铵和酵母菌粉次之,脲最差.
其他文献
黄曲霉作为常见植物病原菌产生黄曲霉毒素具有剧毒和强致癌性,危害人类健康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非常重要,但是报道较少。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了多种生命活动过程的调控,而其对黄曲霉毒素的合成过程的调控是未知的。
中国是世界上仁果类水果苹果和梨的重要生产国,2013 年苹果和梨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50%和69%。褐腐菌可侵染核果和仁果果实造成果实褐腐病,引起产中及产后的严重损失,但是目前还缺少对我国苹果和梨上褐腐病菌种类的系统研究。
2007 年 — 2015 年,通过对甘肃省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1.)病害调查,发现枸杞病害有5 种:褐斑病(Stigmella lycii X.R.Chen & Yan Wang)、根腐病(Fusarium spp.)、白粉病[Arthrocladiella mougeotii(lév.)Vassilk.、Arthrocladiella mougeotii(lév.)Va
Melampsora epitea has been widely known as the main pathogen on willows,but its species boundary has been extremely confusing.
COP9 信号体(COP9 signalosome,CSN)是以Cullins 为基础的泛素化连接酶E3 的重要调节因子,已知该调节机制之一是通过CSNE 亚基中JAMM 结构域的金属蛋白酶活性将NEDD8/RUB1 从CUL1 解离而完成。已知在丝状真菌中该复合体的CsnE 调控了生长发育、DNA 损伤、氧化胁迫应答和次级代谢等多种过程。
"Translational medical mycology" has transformed vastly in recent years,which is aimed to solve clinical problems.
会议
根据向日葵黑茎病菌及其近似种的ITS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1条特异性TaqMan-MGB探针,建立了向日葵黑茎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通过对反应体系的优化,确定了向日葵黑茎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最佳反应条件:引物终浓度为0.6 μM,探针终浓度为0.3 μM.
大豆镰孢根腐病是由多种镰孢菌引起的以导致根部和茎基部腐烂为主要症状的病害的通称。本研究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CYP51C 为靶标基因,通过设计LAMP 特异性引物,建立直接从发病大豆植株上检测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并诊断大豆镰孢根腐病的LAMP 检测技术体系(CYP51C-Fc-
Life cycles and taxonomic treatments of two Aecidium species collected in Jilin Province,China were clarified 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s,inoculation experiments and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s.
白粉菌(powdery mildews)是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白粉菌目Erysiphales 真菌的总称,是一种专性寄生植物病原真菌.2015 年9 月,作者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梓(Catalpa ovata G.Don)树上发现白粉病,发病率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