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护理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东盟2016职业教育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fc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出发点是以就业为导向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校企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它不仅仅有利于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还能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极大地调动高校、地方政府和学生就业积极性,实现高校、用人单位与订单生的"三赢"局面,它是一种对高校、地方政府、医学生和社会都有益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当代国际社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经济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适应性问题凸显,一方面,职业教育需要面对并满足更为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教育领域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东盟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加大,中国-东盟国际职业教育随之发展,职业教育点线面体系需整体动态的可持续优化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国际化是一种双向交流.全球化、国际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发展国际化职业教学理论资源与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宣传制度,和提升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自身优势与东盟在互派师生办学、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成果与作物品种推广、农业生产试验示范、人员培训及境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针对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依托中国-东盟会展平台拓宽与东盟合作渠道和领域,利用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平台打造培养农业工匠的摇篮,建设中国-东盟农业技术研发中心提升国际合作水平,支持院属企业按照企业模式运营
中国-东盟职业院校合作联盟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高职院校将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印证了专业建设通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来实现促进中国-东盟国际经济合作的经济功能.在分析广西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适应中国-东盟国际经济合作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主动对接中国-东盟国际经济合作的人才需求、提升专业建设要素的国际化水平和建立职业教育合作政策
积极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实践路径和整合建构.追寻积极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内涵与范式,走进积极是现代职业教育实践的基本开端、过程和目标,走向积极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希望之路和必由之路.为积极而教,就是要为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学育人而教,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而教,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而教.职业院校教师要深刻理解积极职业教育的基本意蕴,自觉树立"为积极
结合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和要求,本文分析了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广西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制度设计和实践推进,为广西"双师型"职教师资认定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对策和办法.
创新创业教育正在成为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职业院校之间的越来越复杂的竞争形势,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进一步的发展的重要选项.在职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实施路径主要有课程合作、师资合作、建立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国际联盟等三种方式,但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照顾创新创业教育的本土化情境,与本国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产业政策、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从构
改变职业教育德育管理过分强调矫治功能,习惯从学生的"问题"入手来开展工作的传统思想和做法,树立为学生一生幸福成长发展奠基的理念和宗旨,注重调动职校生心理积极因素,放大学生的优点,激发成长的潜能,通过幸福文化引领、幸福班级打造、幸福活动体验、幸福校园生活、幸福团队建设、幸福创业实践、幸福健康成长等一系列幸福教育策略的实施,让每一个职校生在发现美、感悟美、理解美、传承美、创造美的幸福教育过程中,都能拥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深化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其中,就是要找到高等职业教育与激励教育的完美融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顺利的推进和渗透激励教育模式,让高等职业教育能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本文围绕高等职业教与激励教育契合进一步的讨论,简要介绍了当前高职学生的教育现状,并结合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和学习实际,提出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行激励教育的必要性和重
本文以中职《药物分析》课程为例,创新性地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实训教学模式.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结合实际实训条件,从实训教学内容、实训教学方法及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三个层面进行创新性研究.研究成果在学生对口升本科考试及国家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都得到了良好体现.
快速建成的高铁通道亟需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支撑,铁路职业院校要发挥优势、积极跟进,为培养"一带一路"战略的高质量高铁人才做出积极贡献,建议:紧盯高铁“走出去”人才需求,同时服务中国高铁制造2025,并积极探索高铁技术教育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