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流动科普宣传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主要以盐城市为例

来源 :江苏省首届科普场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中国流动科技馆计划",是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盐城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如何推进"流动科技馆计划",扎扎实实搞好流动科普宣传服务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这是摆在各级领导和普及科技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搞好流动科普宣传服务,不仅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更需要政府财政的鼎力支撑,建议政府出台特殊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以确保“流动科普宣传服务”为提高全民素质发挥更大作用。
其他文献
为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于2002年制定了《科普法》,这标志着中国科普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同时,这也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发挥现有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面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促使科普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南京动物园于2008~2014年,组织了以大熊猫为主题的欢迎欢送会、双胞胎游园会、熊猫生日会、熊猫爱心日、我为熊猫栽竹子、大熊猫馆幕后之旅等不同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同时在各类综合教育活动中也将大熊猫作为重要的元素进行活动植入,参与大熊猫主题教育活动的直接受众2.4万余人.通过不断评估、总结和活动的调整完善,努力提升教育效果,扩大动物园教育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2年后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对大熊猫馆、大象馆、细尾獴馆、猴山等场馆的科普设施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升级改造.根据场馆的环境和布局,动物园从场馆氛围布置、场馆外提问引导、动物趣味生理生活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场馆科普设施设计.科普设施的使用对象是参观游览的游客,因此科普设施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游客行为观察使用数量统计分析获得.在国外发达地区,环境行为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设计的各方面,如园区设计、展览设计、建筑
动物园是建立城市人群与野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纽带,让更多的城市人群关注自然、认识自然,并最终参与到保护自然的活动中去,这就是动物园的中心使命.生态保护教育是把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知识信息告诉或传播给公众,使公众理解、支持并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一般意义上的科普宣传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内容更为广泛、丰富的"保护教育".动物园保护教育工作是现代社会教育的一个全新领域,目的是
科技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科技馆对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也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科技馆
为建立完善公益性科普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制度,充分发挥科技馆作为公益性科普活动场所,在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科技馆贴近和服务于广大未成年人.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领导下,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于2006年启动并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这一工作的开展,旨在将科技馆的科普活动送到学校,使科技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特别是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
科技馆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科技馆科普活动的蓬勃开展,对于提升科技馆的公众形象,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科普知识能够更快捷、更全面地融入社会民众思想中,科普活动就要不断创新、增加趣味性和提高质量.科普活动模式的创新带动科普工作深入社会、全面普及地开展,通过多种方式对科普活动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推广,树立科技馆科普活动品牌,提升科
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他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流动科普服务既是科技馆的基本职能,也是进行科普教育与科技传播的有效方式,更是科技馆针对群众需求,将优质科普资源向基层倾斜的具体行动.
近年来,中国科技场馆建设速度迅猛.各级各类科技场馆以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形式受到了公众的欢迎,并收到了良好的科普效果,为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与迅速扩展的科技场馆面积和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一直以来,有限的展示面积、众多的展示内容之间难以取舍的矛盾制约了科技场馆建设中展示内容建设的发展步伐,特色少、利用率低、互动性差等科技场馆建设难题依然存在.如何打破科技场馆建设
古生物博物馆拥有大量典藏和深厚的科学积累,它展示大自然的“实证”化石,诊释化石背后的科学含义。因此,博物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在信息为王的当代科学传播热潮中,古生物博物馆充分依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力量,挖掘丰富的化石典藏和科学素材,积极投入到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日趋市场化的科普产业中,使博物馆成为符合新时期要求的科学思想传播和科普产品研发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