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以科技馆为例

来源 :新时代公众科学素质评估评价专题论坛暨第二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ew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普活动对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而科技馆开展科普活动更是将科技进步惠及广大公众的行为,不但有利于激励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公众创新意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厦门科技馆,多年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实践证明,这些科普活动提高了公众科学素质且受公众欢迎,扫除了公众对身边科学知识的盲区.本文着重分析了厦门科技馆有效开展科普活动的实施情况,并对其形成的方式和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希望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馆检查评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相关制度和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其他文献
21世纪初以来,编纂整理地方文献得到大力宣扬,收集、保存、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成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基本业务.笔者认为地方文献是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核心生命力.通过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挖掘和宣传地方知名文人是公共图书馆能够保持文化内涵的根本。
从当今时代来看,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就意味着大众的科学素质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成为国家综合实力比较和衡量的关键要素.由此可见,加强公民科学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国家在当今世界中的竞争力.而公共图书馆作为公众可以自由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重要渠道,其不仅是一个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的文化机构和教育机构,也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这就意味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具备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培养中学生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当前对于教科书中文化意识的关注,集中凸显在本土或者外来文化的各种元素符号的表征形式上.教科书中的中国元素不仅代表着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也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化,是一种积极正面的符号与精神形象
不能孤立地看待小学英语教科书的副文本系统,而应将其放在教科书文本的整体中,作为整个教科书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分析.小学英语教科书的副文本是围绕该教科书的编排主线和特点精心设计的,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不同的意蕴和功能.
清季社会多岐互渗的时代特性使得新式国文教科书在其诞生之初就必须直面确立文化标准、处理文化关系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第一套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的分析可知,清季国文教科书呈现出文化定位的中西交织性、文化心态的矛盾冲突性、文化传承形式的多样性.整体而言,清季国文教科书以“裂变中的传承”为主体脉络,以正面延续传统的连续性逻辑、“以旧释新”的中介性逻辑和“反传统”的裂变性逻辑,完成了传统
清末的历史教科书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描述了日本历史,可以说他们是窥探近代中国对日本历史认识的宝贵资料.而且,对于历史的认识东亚各国存在差异.因此,本文以清末编纂的“东亚史”教科书为焦点,对其编纂背景与内容一探究竟.
教科书展示教学内容、组织知识、提供学习评估、联系课程与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高度依赖的工具.因此,运用编审和选用机制确保教科书之质素,十分重要.近年,有意见认为应取消教科书评审机制,允许机构或学校自行编写和评审教科书,以趋向更自由地编写教科书.本文旨在从教科书编审机制,探讨趋向自由的基础.首先,简述香港取消教科书评审机制的意见;其次,探讨自由编审的意义;再次,分析教师
随着科学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科普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科普创作只有顺应新时代市场化的特征,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新时代市场化的科普创作娱乐化形式才能被公众所认可与接受.作为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场馆,科技馆的科普创作与时俱进地利用娱乐化的形式开展,充分利用了娱乐化寓教于乐的教育特点,并有效结合公众喜闻乐见的科学视点来开展科普活动,从而进一步发挥了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功能.本文以科技馆科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不断普及,数字科普移动阅读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尤其是在当下科技传播迅猛发展的时代,数字科普移动阅读对公民科技安全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借鉴国外科普移动阅读的产业模式,以此对我国的数字科普移动阅读产业的整体竞争态势进行详细阐述,强调数字科普移动阅读正在颠覆着科普产业的发展,数字媒介科普内容移动化、科普资讯快捷、更新化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移动阅读,关注和获取
展品作为博物馆的重要资源,也是博物馆与观众交流的纽带,对其进行评估对于博物馆的观众服务非常重要.本文首先明确了科学类展品和展品受欢迎度的定义,并基于此构建了针对科学类展品受欢迎度的量化指数,分别为展品吸引观众数量、展品吸引观众时间,以及观众满意度,每个指数均为客观、可比的无量纲化值.最后基于建构的量化指数,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四件展品进行了评估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研究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