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A对雄性小鼠免疫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wa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双酚A(BisphenolA,BPA)作为一种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动物和人体多个组织器官都具有毒性作用,但目前BPA的免疫毒性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方法】本研究从病理学的角度,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ELISA、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BPA染毒(0、100、300、600 mg/kg·bw)2w、4w、8w所引起的雄性小鼠免疫系统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BPA染毒4w后,中、高剂量组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升高但差异不显著。染毒8w时高剂量组小鼠脾脏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则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同时,染毒4w和8w后小鼠血清中IL-2、IL-4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对脾脏和胸腺ER-α表达情况研究发现,在脾脏和胸腺的淋巴细胞、胸腺的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的胞核中均可见ER-α阳性信号分布。BPA染毒4w和8w后,小鼠脾脏和胸腺中ER-α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此结果说明实验剂量的BPA染毒厉可降低实验鼠免疫器官中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研究发现,BPA染毒2w胸腺中Akt表达量显著下降;染毒4w和8w后,脾脏和胸腺中NF-κB和Akt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p<0.01),低、中剂量组胸腺中Akt表达量在染毒4w后显著升高(p<0.01),但染毒8w后表达量变化不显著。同时各染毒组小鼠胸腺Caspase-3表达量在染毒后显著上升(p<0.01)。以上结果提示,BPA染毒4w和8w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结论】本实验剂量BPA染毒4w和8w后,对实验鼠的脾脏中CD4+、CD8+T淋E细胞的比值和血清中IL-2、IL-4含量,以及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中细胞的ER-α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脾脏和胸腺的细胞凋亡。本研究从毒理病理学角度揭示了BPA对雄性小鼠免疫系统的损伤作用,为全面深入地研究BPA免疫毒性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铁路罐车经三维激光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数据量大,且不完全有效.介绍常用的点云数据预处理技术,包括基于同名点的点云数据配准、针对不同种类杂点的去杂、采用5点平均值滤波
目的探讨慢性腹泻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7例慢性腹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慢
【正】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特别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
【案例】这是一节市级公开课(苏教版数学教材第4册第68~71页"认识角")。在这节课中,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气氛活跃,学生学得主动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