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软件协同的装甲车辆整车动力性能建模与分析

来源 :第十九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cj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GT-SUITE/RecurDyn/MATLAB为工具,建立了集动力-传动-行动装置于一体的某型履带式装甲车辆整车动力性能仿真模型,可以模拟实际行驶中驾驶员操作和发动机工况变化对车辆动力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车辆起步过程的仿真与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目前有代表性的大功率柴油机用高压共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高压泵结构、系统集成和压力控制方式等方面的分析,重点论述了大功率柴油机用高压共轨系统的发展现状,同时提炼总结了大功率柴油机用高压共轨系统的共有特点,为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本文通过对激光强化气门座圈过程中温度场的模拟,探究蠕墨铸铁激光改性过程中气门座温度对其影响,为工程上气门座改性工艺的制定提供支撑。建立了气缸盖自体气门座激光强化温度场仿真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材料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通过ansys软件中的apdl语言编程实现了瞬态热源加载.结果表明:在高能激光能量辐照下,气门座激光强化区域温度快速升到相变温度以上,当激光能量离开气门座辐照区域其温
排气管的冲击作用会对柴油机气缸盖的应力场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某柴油机气缸盖机体组合结构的瞬态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得排气管对于气缸盖的排气侧壁的循环冲击载荷,据此分析了该冲击作用对气缸盖结构强度影响大小.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热应力及循环机械应力和冲击压力作用,对含气缸盖、机体、冷却水套等的组合结构模型进行瞬态动力学响应分析,对比分析了排气管循环冲击对气缸盖的结构强度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
出了一种用于恢复高原柴油机功率的燃气涡轮辅助增压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由燃烧室、压气机、涡轮、点火装置、喷油器、控制系统等辅助装置组成,燃气涡轮辅助增压系统的压气机要分别对燃烧室和原车柴油发动机供气,需要两种不同压比的空气,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个双参数输出的压气机来满足上述要求.并以某柴油机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初步的设计参数和工作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燃气涡轮辅助增压系统实现高原柴油机的功率恢复是可
内燃机缸内压力信号是周期性的信号,其有用信号频谱是低频成分,采用软件程序进行低通滤波处理,以滤除高频干扰。低通滤波处理有巴特沃兹、切比雪夫、贝塞尔等软件数字滤波器。为了分析方便,这里采用软件数字滤波器对燃烧分析测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着重介绍了低通滤波器对发动机示功图的测量的影响,从而为相应的硬件设计、软件处理以及现有的燃烧分析测量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利用试验数据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可得:相同滤波阶次下,低
双对置发动机曲轴的错拐结构决定了内外活塞的运动规律不同于传统发动机.本文在现有样机基础上,研究了三种曲轴错拐方案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曲轴错拐角度增大,则活塞几何行程减小,活塞有效行程减小,有效的气缸容积变小,有效压缩比减小.不同的曲轴错拐角度,进排气口高度需进行优化选择.
通过柴油机结构和功能特性分析,确定柴油机关键环节,建立结构、功能和状态与测试参数之间的信息流和故障传递关系.针对测试覆盖率进行分析改进,保证了测试任务的覆盖率满足要求.
设计就是要通过集成和分解等手段,给出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为了实现柴油机的总体设计最优,对柴油机数字化设计采用的CAD/CAE集成技术、优化设计技术和多学科设计优化等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上述技术的概念、方法和发展方向,介绍了柴油机产品研发技术平台、柴油机优化设计流程以及在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研发中的成功验证.
本文通过分析气缸压力与瞬时转速波动的关联关系,确定了以各缸瞬时转速波动与最大缸波动比值来判断柴油机各缸的工作均匀性.利用试验获取瞬时转速波动相对柴油机转速的变化规律,提出各缸均匀性在线测试诊断的诊断策略.其结论对于实现柴油机工作均匀性的在线检测、提高测试效率及正确性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更合理的预测某大流量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喷油特性及其内部的压力脉动特性,通过对其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大流量高压共轨喷油器数学模型,并采用Amesim软件,建立了大流量高压共轨喷油器的一维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建立的大流量高压共轨喷油器的一维仿真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