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两个雷电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

来源 :第十二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i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温州市Vaisala雷电监测系统和ADTD雷电监测系统记录的闪电资料,对这两个不同类型系统的闪电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首先对56km半径范围的Vaisala闪电和ADTD闪电做了对比分析,然后按照半径范围、ADTD定位方式、ADTD闪电强度进行闪电分类对比,再进行了两类闪电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9km半径范围的Vaisala闪电和ADTD闪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56km半径范围的Vaisala闪电与ADTD三站以上定位闪电、ADTD 25-50kA闪电之间均呈现较高的一致性;Vaisala闪电和ADTD闪电的相关性随半径范围的增大而减小,Vaisala闪电和ADTD(25-50kA)闪电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采取剔除超出探测半径的闪电、剔除二站定位的闪电和缩小闪电强度区间等方式来提高ADTD资料应用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污染物浓度小时资料,从天气形势、地面气象要素特征、污染物浓度变化、霾形成及维持的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徐州2013年持续性霾过程的季节特征。结果表明: (1)秋冬季的持续性霾过程,其环流形势符合秋冬季霾天气的典型特征;而春夏季霾天气的环流形势不稳定,在整层偏南气流、地面风场不是很弱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这与秋冬季常见霾天气的形势有所不同。
1980年以来,江苏省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灰霾日数也逐年增加,本文在《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2010)的基础上,重建了江苏省城市霾日气候特征,对江苏省城市霾日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讨论,并利用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和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对江苏省城市化及工业化对全省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2012年第11号台风"海葵"使常州市在8月8日出现了暴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是对天气进行监测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在中小尺度气象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雷达产品是分析暴雨过程的重要资料。在雷达探测范围内,对本次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追踪观测,取得了较为完整、理想的资料。利用常州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本次台风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根据雷达强度图的时间序列,8月8日4时41分台
气旋相空间(CPS)方法一种气旋客观判别方法,基于高低层热成风和低层热力不对称性的三维气旋相空间,广泛应用于热带气旋变性(ET)的研究。气旋相空间(CPS)方法总结出三个较好表征气旋结构演变的参数:对流层低层热力非对称参数B、高低层的热成风参数-VUT,-VLT,该方法能较好反映气旋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其中的参数不仅能判别热带气旋的变性,对气旋的结构预报以及风雨影响亦应有一定的意义。因此当热带气旋变
本文以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为个例,考察了同化雷达径向风观测资料对台风初始场和预报场的改进作用.首先对沿海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径向风观测资料进行了去噪音,退模糊等一系列的质量控制,进一步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开发的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5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3DVAR,每30分钟循环同化雷达径向风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同化多普勒雷达径向风观测资料后,对台风在模式中的初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雷灾对人们的影响已遍布到各行各业,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009年3月21日,在一次明显的雷雨过程中,丹徒区宝堰镇10个自然村受害,70台电脑、300台电视、80门电话、6台变压总器被击坏,300户用电受影响,2千多户有限电视中断,部分光缆中断,一户房屋被击坏.2010年6月9日丹阳市出现暴雨、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开发区青阳村委会洪家村一56岁女性村民在田间遭雷击不幸
灌南县位于江苏北部,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根据灌南30年整编资料(1981-2010年)显示,灌南年平均雷暴日数28.6天,年平均大风日数6.4天.其中发生在5月的雷暴平均日数为2.6天,大风的平均日数为0.7天.雷暴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强雷暴过程所伴有的大风、冰雹等更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以Micaps资料为主,综合利用地面自动站
为了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作业水平和增雨效率,利用2010~2012年徐州市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多种观测资料,在分析徐州地区地形特征、增雨作业习惯的基础上,研究出适合本地区使用的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方法。对徐州地区2010~2012年20次人工增雨过程、92次人工增雨作业的增雨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冬、夏半年的增雨效率和增雨量。从增雨效率方面看冬半年(11月~3月)增雨效果要优于夏半年(4月~10月),而增雨量则
本文通过单点理想试验的方法,对集合变分混合同化背景误差协方差的流依赖特征、流依赖性影响因子、产生原因,以及集合预报方法对流依赖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混合同化中混合系数、集合样本产生方法、背景误差协方差构造方法对同化增量流依赖性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基于集合变分混合同化方法的单点观测同化试验分析增量依赖于台风系统环流分布,具有非均匀、各向异性和流依赖特征,变量u、v、p的分析增量都集中在台风
霾天气是日常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加快,空气污染加剧,霾天气明显增多,霾天气已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灾害性天气之一.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霾出现时的天气条件为气团稳定,较干燥,一天任何时候均可出现.霾现象以前是通过人工观测进行记录的,许多作者对霾与其它视程障碍现象的区别进行了研究.能见度、相对湿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