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的养生及练功导引法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yea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古代文人如高濂、苏轼、陆游、白居易等在其诗书字画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养生思想和练功导引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其他文献
体外分离的细胞可排除扩散的屏障即神经递质、胃肠激素或药物在组织间扩散的速率不同,兴奋和抑制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结肠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对现行的结肠细胞取材方法加以改进利用,建立了一套方便可行的结肠纵形肌细胞培养方法,为研究结肠纵形肌的病理生理及药物作用提供细胞模型.
本文从中药自身存在的问题,中药加工制作、临床应用等客观因素,以及中药安全事件等方面,对中药的不良反应进行重新审视.中药的毒性有正反两方面作用。只要辨证正确,药质优良。有效、准确、安全用药的范围是很大的。严格管理,对证用药,加强宣教,教育群众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滥用久服药物,都能很好地防止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上世纪历版的中药学教材中,对于中药毒性的论述都是比较简略.一直到本世纪的中药学规划教材中才有了比较详细和清晰的论述.本文针对中药学教材中关于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毒性在中药基本理论的位置进行讨论,建议暂把中药毒性的概念放到章末另作处理为好;中药毒性在中药性能中分出来单列一章进行讨论。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复杂的合成、分泌、代谢、免疫和促血管新生等功能,是构成血脑屏障及神经血管单元的主要成分.由于体外培养的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保留了较多的在体生物学特性,被广泛用于血脑屏障、神经血管单元和脑神经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药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本文在借鉴和改进国内外相关培养方法基础上,摸索出在皮质层碎块中加入BSA吹打匀浆后直接梯度离心获取微血管段再酶消化的方法,培养出得率高、纯
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 (Lemee et Levl.) S.Y.Hu ex Liu],又名美丽红豆杉、红榧、紫杉等,系红豆杉科(Taxaceae S.FGery)红豆杉属(Taxus Linn)植物.本文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南方红豆杉种子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认为可能与南方红豆杉种子的深休眠有密切关系,但是否对其自身萌发存在抑制作用,种子自身所含抑制物的质量浓度效
本文介绍了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了纳米脂质体和碳纳米管等等治疗肿瘤的纳米工具,探讨了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认为纳米技术的各种优势己经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广泛研究且取得重人突破,但是,药物纳米载体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及其在体内的生物降解性等仍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纳米药物开发费用昂贵,评价指标及应用范围的差异较大,故目前尚不能作为常规手段应用于临床,大部分纳米技术的应用尚处于实验阶段,但随着纳米
中国医药学的教育事业,源于群众之中,源于临床实践,源于世世代代口传心授.所谓"口传心授"者,教之于"口",确源自于"心"矣.由于党的中医政策的英明伟大,使中国医药学进入快车道.下面针对办全这次关于举国中医药文化教育学术及工作研讨会这一主题,重点从五个方面谈一点体会和建意:一中医药教育学与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宇宙整体思维观;二中医药办教育形式应当以院校培养与以师带徒相结合;三中医药院校师资力量是决定教学
中西医学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中西医学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思维方式,使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必然存在着本质冲突.中医理论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从而使中医具有极其鲜明的人文医学特征,其学术思想体系既有继承性、完整性一面,又有封闭性、趋同性的一面;西方医学起源于古希腊,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意识,容易接受和吸收不同学科的成就.药性与药理相结合、辨证结合辨病用药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模式.
中国蒙医整骨术源于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它是蒙古民族在特有的生态环境、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背景下,以他们独特的思维和视角对骨伤骨折发生与愈合现象的长期观察与积累的生命探索结晶和历史记忆.这里蕴含着基于骨折"能动复位-自然固定-功能愈合"生命宏观理念、手法及其准则的特征认知思维.这是它传继与沿用至今的根本立足点,更是当今骨伤科学向人性化、行为化、整体化发展方向.
中医药日益式微凸现中医教育问题.从哲学角度透视,抛弃"气-阴阳-五行"传统思维"基因",背弃"因材施教"理念,离弃"虚壹而静"的"解蔽"之道造成中医药人才凋零与中医药濒危.重启传统哲学思维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中医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