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对脓毒性休克病人胃粘膜灌注的影响

来源 :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危重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mar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对脓毒性休克病人胃粘膜灌注的影响。 方法:收集20例脓毒性休克病人,按照2004年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中的复苏目标,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进行液体复苏。观察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乳酸浓度(ABL)和局部二氧化碳压力差(Pg-aCo2),即胃粘膜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压力差. 结果: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复苏后,Pg-aCO2从15.49mmHg降至11.72mmHg(P<0.01),PAWP,CI、SVRI、DO2及ABL等指标升高(P<0.01);Pg-aCO2与ABL呈显著正相关性(r=0.546,p<0.05),而与CI、DO2、VO2无显著相关性;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复苏前后,血清肌酐、PT、APTT和血小板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能改善脓毒性休克病人胃粘膜的灌注,对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孕产妇急重症是继发于一些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的严重危急状态。常出现在孕前未作体检和婚检、孕期又未作正规产前检查、发现不及时甚或救治不当者中。如何正确识别和恰当地作
重症呼吸衰竭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许多新生儿重危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呼吸机支持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新生儿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高频通气(HFV)作为能减少气
细菌感染在新生儿期发病率较高,尤其新生儿败血症,是造成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败血症发病隐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也不能提供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依据
VLBWI是一群有不同程度的早产、宫内生长受限,同时比正常新生儿具有更高的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的特殊新生儿。近期研究表明,尽管出生时体重低于正常新生儿,但是如果营养合理,VLBWI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被认为是脑瘫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宫内感染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宫
本文对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儿科正压机械通气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了,介绍了拔管的注意事项和撤机的方法、指征等问题。
本文根据AECOPD机械通气时如何选择PEEPe?这一问题提出两个观点:不应一味选择安全的低水平PEEPe,强调适当水平的PEEPe;一样的安全,当然选择高水平的PEEPe。
正常人呼吸时,在呼气末肺组织恢复到正常功能残气位(FRC),这时作用力方向相反的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力达到平衡,呼吸系统的静态回缩力为零,这时肺泡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呼气
会议
目的:研究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ALI)兔模型的保护作用以及纠正酸中毒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I组)、ALl模型组(II组)、治疗性高碳酸血
会议
及时撤离机械通气是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仍缺乏全面反映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的指标,有必要寻找一种简单、直观监测手段指导撤机.胃肠粘膜pH值(gaStric intramucosal pH,pHi)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