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崇祯系统东大本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xsg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瓶梅》的崇祯本根据版式的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以下简称“北大本”),另一类是以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以下简称“内阁本”)为代表,还包括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本(以下简称“东大本”)。崇祯系统“北大本”和“东大本”版式完全不同,而文字基本相同。将两种版本文字数字化后,再利用计算机仔细比较,可以发现两个版本的文字还是有一些差别。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为中心,来考察与探讨中国古代风俗批评与文艺批评的关系,进而认识中国固有文艺批评的本真。内容包括:风俗视野与批评精神的关系;风俗批评与音乐审美思想的影响。
毕沅是乾嘉时期主持风雅的代表人物,现存诗作主要保存在《灵岩山人诗集》四十卷之中。现存两个版本的点评,分别为南京图书馆的《灵岩山人诗集上册(或下册)贞居藏》和瞿冕良的《灵岩山人集外诗一记抄本王文治评(灵岩山人诗集)》。本文将这两种批点本和后来刊刻的四十卷本《灵岩山人诗集》详加比对,对毕玩编辑诗集的过程、修订诗作的情况乃至毕沉、王文治两人的创作经历和文学观念等都可以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作为一种《诗经》阐释方法,本事创作主要目的是为了诠释诗的内涵。它一般是配合诗歌文本而存在的,通过编造故事传达诗歌文本创作的历史资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本事原志。因此《诗》本事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诗歌解读方式的文学批评价值,二是作为一种故事文本的文学价值及其再生产意义。缘此,我们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讨论,即本事自身的文学性,本事的文学再生产以及本事的文学批评价值。
本文对冯梦龙和米哈依尔·巴赫金对小说的兴趣、哲学思想的地位、文学形式等方面有许多相近之处。但也有差异:冯梦龙和巴赫金关于小说创作与理论批评的侧重点,思想深度,文化价值等几方面进行研究。
“俯仰”与“虚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审美观照。本文对这一整合观点的提出者郭象进行研究,对“俯仰”与“虚静”作比较,认为万物自本自根,自发自生,各自独立,最后指出道无所不在郭象的整合俯仰与虚静的“无心玄应,唯惑是从”观点与《庄子》中“目击道存”不谋而合。
托弗勒的“第三浪潮”战争观在中国的思想界很具有影响,在中国思想上的影响。最具体的表现是空军大校乔良1995年出版的小说,以及乔良与王湘穗两位大校合着的学术论著,1999年出版的。是一部极为优秀的文艺作品。小说概括全球性的情节发展决定小说的很特殊而且安排极为紧凑的结构,引人入胜。的情节刻画出很多令人关心的现实问题,关系到世界及人类生存的未来。
本文引入“迷宫”这种人类古老的思维方式来描述徐訏小说的故事形态。“迷宫”不仅是作为比喻的含义来使用,而是作为一种美学追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入论述之中。徐訏小说存在着大量的故事迷宫。徐訏的小说故事形态不但与迷宫的形式功能契合,而且也体现了迷宫深刻的文化意蕴,具有突出的文学史价值。
《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带有山东中西部方言语法特色的文献材料。本文详细分析了《醒世姻缘传》中助词“将”的句法分布及功能特点,并对所有带“将”动词的语义特征作了深入分析,由此明确指出带“将”动词都是一个能够在空间延续的动作,助词“将”的主要句法功能即是用来表示这一动作行为、性质的延续状态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又从认知角度对动态助词“将”的语法化过程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助词“将”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动词“将”
《黑鲨洋》是当代作家张炜的一篇短篇小说,该小说正文共有1万2千多字符,去掉标点符号后总字数为11001个汉字。本文对文章中使用的时间词语进行了特别标注。
由于《三国演义》周曰校本的朝鲜翻刻本的发现,对于早期《三国演义》版本演化的研究,有极大的帮助,尤其对保存于上海图书馆藏《陶渊明集》周显宗刊本之中的残叶在《三国演义》版本演化中的位置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朝鲜翻刻本与上海残叶关系的研究状况,然后将上海残叶和其他版本进行了比对分析,并总结出版本整理中文字的差异是由三种修订方法产生的。最后提出上海残叶在《三国演义》版本演化中的位置——上海残叶很可能就是周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