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病转化与防治——附217例16年临床观察

来源 :2005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7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BV感染可引起不同类型肝病,系统观察HBV感染后的临床经过,探讨H-BsAg慢性无症状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演变规律,寻求有效防治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从1986年初至2003年7月间共完成217例AsC16年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临床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我院80例重症二尖瓣置换围术期麻醉处理.方法:以咪唑安定0.2mg/kg、芬太尼10μg/kg、万可松0.1mg/kg和利多卡因2mg/kg诱导麻醉,术中追加芬太尼、咪唑安定和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术中心肌保护应用低温高钾自体氧合血灌注,体外循环结束后给予适量的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剂支持循环,术后以机械通气支持呼吸.结果:本组麻醉诱导和术中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术后呼吸支持时间为36.5±1
微创心内手术(minimallyinvasivecardiacsurgicalprocedure)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病生理干扰小、转流时间短、恢复快、病人痛苦小等优点,不但可避免一些传统心内直视手术的创伤、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可减少费用.现就开展的微创心内手术和麻醉管理进行试验总结.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内膜剥脱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13例慢性肺动脉栓塞病人在全麻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全组无死亡,肺动脉压较术前明显下降.其中2例因肺动脉栓塞范围广泛,脱离体外循环机后出现大量肺出血,其余病人术中血液动力学较平稳,术后顺利恢复.结论:麻醉诱导应力求平稳;麻醉维持避免损害心功能及增加肺动脉压力,可同时应用强心药及扩血管药;术中应重视肺保护和脑保护.术中控制呼吸,
目的:回顾性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1998年10月至2004年5月我院连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病人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21例.结果:全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室颤及其它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住院死亡1例,死因为术后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3例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结论:熟悉该病的病理生理,避免恶化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因素,为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对血糖、胰岛素、C肽和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方法:ASAI-II级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病人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10-21)岁,体重(25-46)kg.术前一般情况良好.常规快速诱导插管.间断吸入安氟醚,适时追加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在手术前、转流后、复跳后、停机后及术毕抽取静脉血样5ml,经低温离心后取出血浆或血清检测血糖、胰岛素、C肽和胰高血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康复的定义、分类、机制、以及对AMI易患因素的影响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心脏康复的具体方案和影响心脏康复坚持的原因,寻求一条适合国情的康复方案。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病的影响,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对象和方法:在北京万寿路地区老年居民20411位中,以家委会为单位,整群随机抽样2121人,男941人,女1182人,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68.51±4.83岁.以Rose问卷阳性,18导联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急诊科医生每天面对的临床挑战是方方面面的,在急诊危重病领域最为困惑的当属严重全身感染.脓毒症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等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由于脓毒症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给临床救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如何早期识别、准确诊断、有效及时治疗脓毒症,是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研究急诊医师应努力提高对脓
肝细胞肝癌(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文对致癌分子机制及与复发、转移和预后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生物芯片技术在化疗药物敏感性评价中、在中药治疗肝癌方面的评价中的应用。
食管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本文主要就基因芯片在食管癌发生过程基因表达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在食管癌发病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在寻找食管癌特异性标记物中应用以及生物芯片在食管癌分子治疗学中研究中的应用生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