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联采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微震监测应用初步研究

来源 :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mf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是岩石力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国内某特大型矿山露天开采形成了高陡岩质边坡,与此同时其下部相邻矿体采用崩落法开采,造成该边坡稳定性问题复杂,露采作业面的安全生产受到严重威胁.首先对边坡进行了工程地质调查,结果表明占主体的第一与第二优势结构面有利于边坡的稳定,但少量的第三优势结构面为顺坡结构面,不利于边坡稳定;其次在边坡上建立了18通道全数字型微震监测系统,通过对井下爆破震动的PPV值的分析得到少部分边坡区域位于PPV为0.5m/s的区域内,说明爆破震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程度较大;其次依据表征边坡岩体微破裂活跃程度的微震事件率与能率等参数,多次成功地对边坡不同规模的失稳前兆进行了监测预警,证明微震监测技术是非常适用于岩质边坡稳定性监测预警的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电能表检定装置现场检定工作繁重、需人工操作、准确性差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电能表检定装置现场自动检定系统.自动检定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软件、硬件组成.介绍了系统各部分组成、结构以及自动化检定实现流程.该系统能够实现对电能表检定装置误差类测试项目的自动检定,数据查询、保存,证书生成、上传等功能.通过现场实际应用,系统对提高电能表检定装置现场自动检定工作效率、准确性起到良好应用作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技术和云模型的电能质量信息状态监测平台的搭建方法.首先计算每天监测数据的统计特征值,构建电能质量信息状态监测检索本体;然后根据各种检索条件组合关系在检索本体的指导下检索出每天样本的均值和方差,从而计算出总体样本的均值和方差,并根据总体样本建立电能质量各项指标的云模型;最后采用云模型的统计规律来判断电能质量信息状态监测的结果,实现了电能质量信息状态诊断和实时监测的功能.详细介绍了电
本文介绍了新研制的一种0.01级三相交流仪表标准装置的组成结构、技术指标及软硬件设计的创新点.目前,该0.01级三相交流仪表标准装置,可实现对0.05级及以下等级各种被检表、被检装置以及被检标准源等仪器设备的检定、校验和量值溯源。配套功能完备的检定软件,可以实现全自动和半自动检定,避免了人工操作引入的误差,重复性和一致性好。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便于检定人员进行数据存储、检索和打印等操作,大大提高
交流异步电机可以作为动力装置,也是发电装置,在工业、军事、航天等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根据异步电机在启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了当前比较先进的DSP处理器,简化了外围电路的设计,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较好的实现了交流异步电机软启动和软停车的目的.
在电力系统领域,三相智能电能表的检测通常由两种设备来完成.一种是三相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另一种是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三相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由于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重量较重,其只适合在实验室或生产线等场合使用.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主要用于对使用现场的三相智能电能表进行现场实负荷校验,对一些新装用户的电能表检测时,由于现场没有负荷或负荷很小时,无法对这些智能电能表进行检测.为了解决现场工作的难
近年来,网壳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工业和民用建筑,因而对其安全性的关注也逐渐提高。本文基于有限质点法,综合考虑空间结构的动力非线性和断裂失效,研究单层球面网壳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模式,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文中介绍了有限质点法的基本原理,模拟了三种不同频数短程线型单层球面网壳模型从构件失效,断裂到局部倒塌扩展,最终大面积倒塌的全过程,对三种结构的倒塌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基于结构的倒塌模式对频数为6的
目前,国家智能电网使用的智能电能表有70%以上为内置负荷开关电能表,负荷开关作为电能表的关键元器件,对电能表的工作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现有智能电能表的负荷开关做出综合分析,并结合现有智能电能表的实际使用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式自保持继电器的内置负荷开关智能电能表的设计方案.本方案设计的智能电能表,符合国家电网的最新要求,使用200mT永久磁铁对电能表施加恒定磁场干扰时,电能表正常工作,并能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FLNG结构在LNGC碰撞下的抗撞性.研究中重点关注了液化天然气的货舱围护系统,在FLNG的舷侧模型中建立了详细的围护系统模型,并且根据货舱围护系统的失效提出FLNG碰撞的极限状态,用来评判FLNG的抗撞性能.水池模型试验表明FLNG和LNGC有很大的碰撞概率.基于实验数据选取两个典型的碰撞场景,并使用LS-DYNA程序进行场景模拟.针对数值模拟结果,对货舱围护系统和舷侧主
寒冷沿海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存在裂缝,腐蚀介质易通过裂缝到达钢筋表面,可能导致钢筋过早锈蚀并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该文通过实验室模拟寒冷沿海地区工作环境,研究对比了8组(20个)带有不同宽度初始裂缝的试件,分别经历冻融循环与海水浸泡作用或大气环境后粘结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冻融及海水浸泡环境下,粘结强度随裂缝宽度增加退化明显,当裂缝宽度分别为0.13、0.19mm时,粘结强度
利用专门设计的加载装置和夹止支座,对六个加强受压翼缘单轴对称的Q460GJC焊接H形梁构件,进行了跨中有侧向支撑且受集中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加载试验.经比较发现,试验数据与《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有关Q460钢梁相关计算值存在系统差异;比较还证实,不论依据GB50017-2003类似计算方法还是对比修订版GB50017-201X的计算规定,GJ钢均表现出比普通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更好的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