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分子育种进展及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七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于模式植物和农作物,林木个体高大、生长周期长、遗传杂合度高,导致解析林木性状的遗传基础难度更大.在林木常规育种基础上,结合分子育种技术是林木育种发展的必然趋势.林木分子育种是在对性状的基因解析基础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引入或聚合优良性状的育种过程.林木基因工程育种近几年虽然在受体范围上进一步扩大,但仍受制于功能基因的缺乏,加之各国对林木遗传工程体的严格调控,林木基因工程育种进展缓慢.国内林木转基因研究一直得到重视,但国外已把重点放在林木分子辅助育种的基础研究上.近十年林木基因组学的进展无疑为解析林木复杂性状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包括基因表达数据库(EST)的建立,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候选基因的筛选和鉴定,大量SSR、EST等分子标记的开发,都极大促进了基于杂交群体的复杂性状位点(QTL)定位和基于天然群体变异的性状(与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从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大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笔者在具体大学英语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况,从而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在教
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是重要的用材和观赏树种.其种内变异十分丰富,除普通品种外还有大量变种,主要包括裂叶变种(Dalecarlica和Laciniat
会议
[摘要] 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指出高职语文教师作为教育资源的开发者,应善于依托校园文化,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并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 高职 应用写作 校园文化 教育资源    应用文是实用性、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文体,它不同于文学创作,不允许虚构、想象,必须联系社会实践,直接取材于现实,应用于
2002年1月12日,肃静的全国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考场里,蹦进一位个子小小、扎着马尾的小女孩。谁家的孩子捣蛋来了?监考老师心中嘀咕着,拿起小女孩桌上的准考证检查,上面赫然写
本文根据林木遗传育种实践中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中经常出现的影响分析结果正确性的一些问题强调以下四方面的问题:田间试验的基本原则:田间试验中的对照设置;多个处理平
苦楝分布广,用途多.为了更准确定地掌握苦楝的地理变异及其规律,对17个省份的70个苦楝种源的果核和种子的18个性状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苦楝不同种源间在果核和种子表
会议
[摘要] 标志语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性。汉英标志语在名词动词等的使用上有着相似之处,但由于汉语和英语归属于不同的语系,所以在标志语的表达上又存在着一定差异性。  [关键词] 标志语 功能性 相似 差异性    一、 引言  标志语又称“标识语”﹑“标示公示语”,是一种给特定人群观看的特殊符号,它用寥寥文字﹑简明易懂的图标或文字与图标相结合等方式把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大众,是
从获得杨浦区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到获得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评优活动一等奖,从参加华东师大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到参加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9岁破格成为中学高
  为开拓和发掘灰楸良种资源,选育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优良种质资源,为西部珍贵材培育提供支撑,利用4个流域的137份灰楸种质资源材料,对10个表型性状指标进行研究,揭示灰楸
会议
青藏高原的冰雪里,暖透了一眼清泉,一湾水潺潺流出,好甜好甜。她没有循规蹈矩的奔向大海,而是沿着她自己选择的航线,涌入了上海的浦江,在这里打了一个水花,又掉头北上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