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ε-聚赖氨酸PET非织造布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来源 :第七次全国医学分子微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l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抗菌防护材料。 方法:以PET非织造布为基材,通过化学法经过三步修饰固定ε-聚赖氨酸,通过SEM及XPS分析材料的表面形貌及表面元素组成;通过振荡法测定材料的抗菌性能。 结果:SEM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ET及空白PET的表面形貌基本一样;XPS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成功固定在PET表面;抗菌测试结果表明固定化ε-聚赖氨酸PET非织造布(L—PET)的抗菌性能较好,对三种模式微生物的抗菌率均达到99.9%,且放置两个月后其抗菌性能没有变化。 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固定化ε-聚赖氨酸PET非织造布(L.PET),且抗菌性能及稳定性能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血红蛋白对血清标本FQ—PCR检测的影响,分析发生影响的机理。 方法:通过Grubbs离散值分析法和置信区间估计法对扩增效率进行分析及测定值比较,评价采用人为设定不同
会议
不畏高龄勇往直前福冈市南区的智障儿童专门学校“柯树籽学园”的创建者曻地三郎于11月16日结束了他的环游世界之旅,抵达终点福冈机场,创下了只通过公共交通工具的“最高龄环
单疱疹病毒(HSV)感染人体发病率高,复发率也高,对人体危害严重,可导致不孕、新生儿死亡,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缺乏有效的疫苗,国内外正在积极研制。本文利用哺乳细胞表达系统制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胎脑cDNA文库中筛选与人巨细胞病毒UL135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 方法:将成功构建的酵母诱饵表达载体pGBKT7-UL135转化到酵母菌AH109中,再将人
会议
在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为50%~65%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生产十万级净化车间内进行动态条件下空气中环己酮分布调查。结果表明:设有环己酮操作点的装配闯空气中环己酮平均浓度显著高
2007年3月15日上午,济南军区政治委员刘冬冬上将在解放军健康杂志社视察工作。刘政委认真察看了各个编辑室,听取了解放军健康杂志社社长兼主编赵书友的工作汇报。刘政委充分
当今及未来的几年里手机的使用日益增多 ,手机对健康潜在的不良影响引起普遍关注。由于与化学物危险度评价相比 ,高频电磁场的危害评估缺少体内研究的可信数据。因此 ,本研究
目的 :介绍一种省时、高效的构建 T-载体的方法。方法 :在完全消化质粒的 3末端加上一个胸腺嘧啶 ( T)。结果 :构建了两种 T-载体 :p GEM- 5Z和 pc DNA3。结论 :这种 T-载体
本文用课题组制备的HPV(人乳头瘤病毒)L1 C-末端保守序列短肽抗血清作为一抗,对所取标本进行血清免疫学HPV检测,同时用通用引物PCR(聚合酶链反应)和巢式PCR的检测结果作对照,以
近几年来 ,中小学生视力普遍下降 ,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为探讨引起视力低下的主要因素 ,河南医科大学儿童少年卫生教研组在 2 0 0 0年 3月~ 4月期间 ,对郑州市郊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