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基咪唑纳米纤维膜

来源 :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kkkkk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乙烯基咪唑(Poly(N-vinylimidazole),PVI)是一种弱碱性线性聚合物,其分子链上含有叔胺官能团,具有离子交换、络合行为、催化活性、生物生理活性和耐热等一系列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过滤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脱除、催化、药物缓释、组织工程等众多领域,因而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静电纺丝技术近年来在制备纳米纤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制备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纳米纤维,被认为是制备纳米纤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基于此背景,本文首次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形貌优异、直径均一的PVI纳米纤维膜。首先,以乙烯基咪唑(VI)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自由基聚合法(PFRP)合成了聚乙烯基咪唑,然后首次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纳米纤维膜,详细考察了聚合物浓度、纺丝电压等因素对纤维形貌、直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压21 KV、浓度16wt%、接收高度1 5cm、空气湿度为30%、温度为35℃时,电纺的纤维形貌、直径分布最均匀。该聚乙烯基咪唑纳米纤维膜在生物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文章研究了基于1,3-2取代苯中心环、基于2,7-二取代苯中心环,基于小角中心环的∧形液晶的分子结构与液晶相行为。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液态高分子改性剂(LMM)对纳米CaCO3表面进行修饰,并将其用于PVC的填充,研究了CaCO3/LMM填充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制备的
  本文通过用聚酯多元醇合成主链两端为异氰酸酯基团的PU预聚体,并控制异氰酸酯基团与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羟乙酯中的羟基反应,将聚氨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羟乙酯三者形成互穿网
  针对传统二苯甲酮熔点低、分子量小、易挥发,在固化膜中易向表面迁移析出,产生毒性等缺点,本文通过4-(2,3-环氧丙氧基)二苯甲酮(EBP)与丙烯酸在阻聚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了
  高分子环带球晶是一种常见的球晶形态。在过去几年中,研究了聚羟基脂肪酸和聚脂肪族二酸二酯及其共聚物环带球晶的形成机理。采用实时原子力显微镜,揭示了环带球晶中片晶扭
  硼含量过高会对动植物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并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硼分离方法。亲和膜最近被认为是可以利用的分离过程。甲基丙烯酸-2-葡萄糖酰胺乙酯(GAMA)是一种多羟基化合
  随着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对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半芳香尼龙因其优异的耐高温、吸水率低及耐化学腐蚀性优异等而成为备受关注的一类高性能工程塑料
  本文首先以邻苯二胺和二酸为原料首先合成出含有砜键和醚键的双(苯并咪哇)化合物,随后以该类化合物为单体与4,4’-二氟二苯砜在环丁砜中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N取代聚苯并
  软质碳材料被广泛用作单晶炉高温热场系统,由于材料属性的限制,铆接、栓接等连接方式难以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通过酚醛树脂等高温粘结剂进行粘接成为这类碳材料连接的重
  表面浸润性是表面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制备和研究特殊浸润性表面可加深对表面现象的认识,增强材料性能,扩展材料的应用范围。本文以师法自然为指导思想,应用聚合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