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炉料成本优化控制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y8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最优化原理与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考虑了炼铁产量、烧结产量、球团产量平衡、原燃料价格、可用矿石资源量、配料及炉渣成分设定、烧结匀矿配料、烧结配料、球团配料、高炉入炉原料结构、燃料校正及炉渣组成等因素和计算公式,确保入炉原料成分及炉渣组成符合规定要求,建立了炼铁炉料成本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有助于炼铁厂合理配置资源,根据现有炉料资源条件和市场价格变化,系统及时控制配料,挖掘企业最大效益.
其他文献
开发了一种大幅降低浇注料加水量的技术,生产出新型致密高强耐火浇注料.与常规ULC浇注料4.0%~4.5%(ω)的加水量相比,新型浇注料的加水量可降低至2.5%~3.0%(ω),因而其显气孔率显著降低,强度大幅提高.采用此技术生产的高纯刚玉-尖晶石质透气砖在某钢厂120 t LF精炼钢包上使用,抗侵蚀性显著提高,残砖表面光滑、平整,解决了常规浇注料透气砖侵蚀不均匀、易开裂、断砖等问题.
随着冶炼条件逐渐苛刻,透气砖的抗热震性遭受严峻的考验.选取烧结板状刚玉、镁铝尖晶石微粉、α-Al2O3微粉和Secar 71水泥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刚玉-尖晶石浇注料,考察了红柱石的粒度(5~3、3~1、≤1 mm)和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3%、5%和8%)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常温性能和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w)的3~1 mm的红柱石颗粒的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常温性能较好,能够提高浇注
为了提高钢水的质量,在钢包正下方的中间包内设置防溅桶,以镁砂作为主原料,埃肯97硅微粉为结合剂,按一定的粒度组成进行配料、浇注成型,经过干燥和烧成制得试样.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产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烧后线变化的影响.
为了促进废弃耐火材料的再生循环利用,降低工厂处理废料的成本,提高废料的利用率和使用性能,将工厂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镁质预制件废品破碎成颗粒后重新利用.以>1 mm的颗粒料与<1 mm颗粒加粉料的质量比为50∶50、硅微粉加入量为4%(w)、加入复合添加剂(弱酸强碱钠盐+单糖),制备了含镁质废料的镁质浇注料,其强度高,抗渣性好,可以满足钢厂使用要求.
随着高温工业技术发展和对节能、环保和循环利用的日益关注,今后耐火材料的发展将呈现功能化、绿色生态化、安全智能化、使用减量化等特点,耐火材料应用将集材料开发和工程化技术于一体。因此,通过组成调控、微观或宏观结构设计,赋予材料所需的功能或实现高温使用性能的优化等,对实现耐火材料的功能化、减量化使用非常重要。本文中阐述了通过耐火材料组成调控、材料微观结构或宏观结构设计以及制造的一些新的理念,以开发新材料
会议
研究了SiO2微粉和α-Al2O3微粉的加入量对铝熔炼炉用防渗浇注料的常温性能和抗铝液渗透性的影响,同时还比对了加入不同规格反润湿剂BaSO4的浇注料的抗铝液渗透性.试验表明:基质中使用微粉以形成微孔结构,增大浇注料的致密度,可以有效提高浇注料对铝液的抗渗透侵蚀性,当基质中SiO2微粉的加入质量分数为5%~7%,α-Al2O3微粉的加入质量分数在6%~8%时,浇注料的各项性能指标最好;采用0.04
以废电瓷为骨料,高铝细粉为基质,纯铝酸钙水泥、SiO2微粉和Al2O3微粉作为结合剂,研制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耐磨浇注料.通过工业性试验对耐磨浇注料配方性能进行测试,实践表明,该耐磨浇注料施工性能良好,达到了用户的要求.
本文对新钢10号高炉炉缸4段漏水的原因及处理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热应力是导致冷却壁水管剪断的主要原因,采用"U"型透明管检漏、冷却壁穿管修复技术取得明显成效.
本文阐述了"中心加焦型"和"平台+漏斗型"二种装料制度各自的特点,结合邯宝生产实际,在积极探索低燃料比操作制度同时,结合下部送风制度的调整,加强原燃料管理和标准化操作,推行低硅冶炼并优化炉前出铁,高炉实现低燃料比生产.
在各种工业化炼铁工艺中,高炉炼铁是成熟可靠且在中国条件下是生产成本最低的.在产能过剩情况下,降低炼铁成本首先要降低原燃料成本,包括有效利用劣质矿、建立经济合理的炉料结构、降低焦炭价格,降低喷煤采购成本、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燃料比等.其次,要采取各种经济实用的工艺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如废气循环烧结、高炉混喷焦炉煤气、恒湿鼓风、喷钛护炉、以及采用DK工艺处理钢铁粉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