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长期以来,我国乒乓球项目竞技水平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统治世界乒坛多年,赢得无数世界冠军,其霸主地位至今无国撼动。归其原因,除了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优良的文化传统、科学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等因素外,还拥有完善的人才梯队建设与选拔机制。其中,选拔与培养具有乒乓球运动天赋的青少年人才成为保障我国乒乓球竞技水平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伴随乒乓球运动不断发展及其新规则的一系列改革,对我国乒乓球竞技水平持续提高及比赛优异成绩的取得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新规则中对"乒乓球体"、"胶水"等进行了修改,降低了球的旋转和速度,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乒乓球技战术打法类型、训练理念及选材倾向等,并逐步提高了对运动员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的要求。因此,为适应新规则变化,保持我国乒乓球竞技水平的霸主地位,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顺应趋势、更新技战术打法风格、改变传统的训练理念与选材倾向。众所周知,"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可见选材在竞技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皮纹选材法是运动员选材方法的其中一种,是建立在遗传学基础上的科学选材方法,是通过运动员皮纹特征研究遗传指标,发现运动员先天具备的优秀运动素质,探讨其竞技能力与皮纹样式之间的关系。本论文正是结合了皮纹学理论与实证案例,将其运用到我国乒乓球运动员选材当中。一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拔出符合新形势下乒乓球运动发展规律与客观要求并具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另一方面,通过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皮纹特征分析,解密其竞技能力与运动天赋,借助"木桶理论"组织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目的是补其短板,增强长处。自2007年起国际乒联陆续对乒乓球竞赛规则进行修订(以下简称"新规则")。例如:计分方法的改变、无机胶水出现对球拍海绵弹性的限定、球体大小与材质的要求等等。而新规则的颁布与实施,对乒乓球运动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技战术打法、训练理念和运动员选材倾向方面出现明显变革。因此,本文一方面对新规则下乒乓球运动发展新特征、新规律、新形态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另一方面是根据新规则对乒乓球项目发展规律的影响,对新规则下乒乓球运动员选择的需要进行研究。本研究运用皮纹选材法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皮纹特征进行测量,对其生理特性、遗传素质、潜在运动天赋进行评价,记录其皮纹表象,并以此为作为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运动员选材的成功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皮纹测量与评价等方法,从北京、辽宁、江西、山东、浙江5省队中抽取92名职业乒乓球运动员的掌纹为研究对象,按照运动等级分为优秀组(健将)和普通组(一级、二级)。其中:普通组66人、优秀组26人,使用SPSS软件24.0的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这92份皮纹信息进行手掌atd夹角、a—b总脊数、大鱼际真实花纹与手指上斗形纹、弓形纹、双箕斗、箕形纹进行详细的测量与统计,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1)新规则对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与运动素质有了新要求。2)通过对比数据发现,我国优秀组乒乓球运动员在心智水平、速度、力量三项遗传素质指标与普通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在耐力素质方面与普通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灵敏与柔韧无显著差异。由此说明,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心智水平、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普遍较高,耐力素质较为优秀。3)在灵敏和柔韧素质方面,优秀组与普通组并无显著差距,可见协调素质与柔韧素质在乒乓球项目发展中并不属于核心素质,但协调素质可帮助运动员在多回合、大范围、速度快的移动过程中保持身体重心平衡,柔韧素质是技术动作使用和发挥的基础保障,这两项素质在训练中不应被忽视。4)皮纹选材法具有简单、快捷、不受预测者当下生理、心理等因素干扰等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可靠的遗传信息,建议在乒乓球运动员选材初期,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