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声热机的介观尺度热力学循环模型探讨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年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声热机实现的是热能和声能之间的转换,其压力振动与体积振动为简谐振动,文章从两个频率相同、互相垂直的振动的叠加这一角度,分析了其р-ν示功图,认为其为椭圆形,考虑到气体微团在整个振动过程中随时与固体壁面进行热量的交换,故认为介观尺度的气体微团所经历的热力学循环为多热源的热力学循环,而非现今所公认的斯特林或其它循环.另外通过对介观尺度的气体微团的振动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同振动幅度情况下,对于正向循环行波相位的热效率最高,而对于逆向循环,驻波相位的制冷系数最高,这与目前普遍认为的无论正向还是逆向循环都是行波相位比较有利的观点相左.
其他文献
以氯化锂转轮为对象,利用除湿量D和除湿性能系数DCOP两种评价指标为分析参数,实验研究了运行参数(再生温度、再生风量、处理空气进口温度、湿度)对转轮除湿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各参数对氯化锂转轮除湿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趋势,并与文献[3]中硅胶转轮的模拟结果做了比较.
本文利用伪随机信号及其相关技术对换热器进行动态特性的识别.根据相关计算利用纳维—霍甫方程来求解其响应曲线.
本文采用Aspen软件对不同的煤制氢工艺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相同进料条件下,采用不同工艺进行煤制氢时系统的冷煤气效率以及最终产物的组成情况,并分析了"一步制氢"中温度、压力、不同进料比对最终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步制氢可在低温下实现煤的气化,并且系统集成及热集成度高,工艺过程简单;直接制氢适宜的气化温度为923~973K;在水蒸气分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气化压力将导致气体产物的量减少,但增加水蒸
通过对地球内部热物理现象的深入研究,并基于前人在该领域的工作,提出地震成因的聚集力学模型.根据现有的一些地震观察数据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表明本理论模型能很好地阐释地壳中所发生的一些自然地震.
针对非共沸混合工质在地热热泵系统冷凝器中的换热过程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并着重对混合工质冷凝时的温度滑移现象为工程实际带来的某些特殊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在换热过程中冷凝介质存在某一极限流量的结果,进而将结果应用于几种常用的混合工质上,并预测了这些工质在实际使用中的最大流量和可用能损失情况.
通过对地球内部热物理现象的深入研究,并基于前人在该领域的工作,提出地震成因的聚集力学模型.根据现有的一些地震观察数据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表明本理论模型能很好地阐释地幔中所发生的一些自然地震.
提出了一种新的HFCs中高温热泵非共沸混合工质.新工质ODP为0,GWP较低,输运性能优良,在90-120℃的冷凝温度范围,新工质压力水平适中,有5-8℃的相变温度滑移,理论循环COP(性能系数)和q(单位容积制热量)均优于传统工质CFC114.对比循环性能实验研究表明,新工质的制热量远高于新型工质HFC245fa,不同的实验工况下COP为HFC245fa的97.2-130.6﹪.
实验研究了液态烃(环戊烷和甲基环己烷)对甲烷水合物形成条件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液态烃降低了甲烷水合物的形成压力,并改变了形成水合物的结构.实验研究了促进剂(液态烃和表面活性剂)对水合物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态烃和表面活性剂降低了水合物形成的诱导时间,提高了水合物形成速度;而且表面活性剂提高了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的耗气量,并改变了水合物形成机理.
本文在分析制冷工质与变温热源传热特性的基础上,对工质与热源匹配性能指标C进行重新定义,并结合不可逆损失Ni与匹配性能指标C和最小传热温差△Tmin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计算,得到了提高循环效率的有效方法.
本文提出了以HFC类工质作临界循环的热泵系统,并对其工作特性及循环工质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计算了几种工质临界循环热泵的热力性能并在相同的冷热源条件下与常规工质中高温热泵循环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在载热介质(水)需要较大温升时,临界热泵有较高的热泵系数,较小的循环压比和压缩机排量,但循环高压较高.文章认为,由于临界循热泵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而必能在一些供热领域中获得较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