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F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员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源保证,也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和支撑。我们于2007年11月一2008年3月对我们煤矿丰产区的山西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山东省、四川省的煤矿集团公司所属的煤矿企业进行了“煤矿从业人员科学素质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在对煤矿企业员工科学素质现状分析过程中,进一步证实了科技人员比重过低对煤矿企业员工科学素质的提高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不可忽视的影响。调查显示,煤矿企业科技人员待遇差、工资低、企业分配制度不合理、人力资源供给少等是制约煤矿企业科技人力资源建设的瓶颈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了现状和成因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Ho and Saunders(1981)提出的银行净利差(netinterest margin)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并进行拓展,引入了平均运营成本、资产规模和其它因市场不完整引起的因素,采用1996—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决定净利差的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结构、平均运营成本、风险厌恶程度、贷款比率、交易规模、隐含利息支付、
商业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经营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还会影响到金融经济政策的传递和贯彻实施。本文在对弱势群体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弱势的表现,并分析了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弱势的制度诱因。进而从外围支撑体系构建方面提出了实质性改革措施,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和整体竞争力,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帕累托改进,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世界公认的金融安全网包括三大基本要素: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和存款保险。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在提高公众信心、抑制“多米诺骨牌效应”、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加强市场的惩罚机制,降低金融风险的风险。我国现在的金融体系存在很大的危机隐患,并且面临着银行业的准入,因此,中国应取消隐性的存款保护,尽快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主要的战略之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尝试从教育、市场、企业和政府等多方面探讨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将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对于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化发展的背景及其所存在的战略意义,并对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和总结,指出了其所存在的诸如我国缺乏完整的人力资源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人才流动还存在着体制上以及制度上的障碍,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待社会化等问题,并针对上
为推动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激励,除了应在宏观政策上加以重视以外,在组织中探讨培养和激励创新型人才的机制也必不可少。针对当前我国国情,从宏观以及微观双重视角探讨了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激励的对策。
西部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环节的人力资源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凸出和重要。目前,西部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缺乏学科领域的领军性人物;二是普通大众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西部一方面大力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普通大众的受教育水平,取得了一些积极地成绩。但是,这些成绩远远跟不上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
自大学扩招后,我国高校教师市场作为明显的卖方市场一直持续了较长的时间。然而现实经验显示,相同学历的毕业生并未太青睐这一职业,那有哪些因素影响着毕业生的选择?本文将从人力资本角度对高校教师职业的投资进行成本分析,并从高校教师这一职业的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收入两方面做相应探讨。
本研究收集并系统分析了2000年至2008年9年间发表于《管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心理学报》和《南开管理评论》等六份权威管理学及相关学科学术刊物上的224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论文从研究丰题和领域、研究类型及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评估了这些论文的质量。224篇论文的丰题覆盖面和方法的严谨性清晰地展现了近10年来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积累。人力资源管理的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对组织绩效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普遍丰义方法/最佳实践、匹配或权变方法、资源基础观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