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缓解非典型失业全攻略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228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目前遭遇的是一种非典型失业。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在全世界一枝独秀,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而正是在这几年,中国失业率也一路攀升,成为世界失业队伍最庞大的国家。这种现象在国际上绝无仅有。所谓典型失业是指经济增长下降或趋于停滞时,伴随失业率上升的现象。中国这种非典型失业有两个重要的环境条件:一个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全面加入WTO,目前正处在关键的过渡期内。 本文介绍了中国缓解非典型失业的策略,即: 1、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繁荣; 2、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3、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 4、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大力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农村的就业问题出路主要在非农化; 5、建立和健全三方协商机制,充分发挥工会保护就业者基本权利的作用; 6、强化地方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把分地区失业率和新增就业岗位指标纳入年度计划管理; 7、改善劳动力市场统计,建立就业调查和就业预警体系; 8、加快社会保障社会化,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障社会化是加入WTO后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他文献
辽宁省土地损毁包括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地面塌陷、滑坡、矿山和建筑施工对土地的破坏、土地(土壤)污染、土壤盐渍化、海水入侵、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资源浪费等.辽宁省土地损毁是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土地损毁面积不断扩大和土地资源质量不断下降的主导因素.土地损毁的防治对策包括,加强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土地损毁的动态监测,土地损毁危害、预测研究,土地损
本文从云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入手,根据西部大开发云南行动计划所确定的目标构想和重点建设内容,预测西部开发中相关行业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通过对近几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分析,确定了云南在西部开发中土地资源配置模型,并计算出这一期间土地资源供需平衡数据,最后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有关土地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
本文从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乡镇企业目前的处境和面临的困难,同时对应地分析农地经营中的一些症结,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经营模式和我国农村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式:"企业+农民",最后对乡镇企业和土地经营进行了关联分析,探索其对接动因.
本文深入分析了广西石漠化地区贫困化状况及其影响机制,梳理了多年来广西扶贫开发的实践模式与成功经验,并着眼于人地和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在扶贫开发的新时期及其新问题的宏观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扶贫机制、优化利用资源和促进乡村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及对策.
本文利用1987、1994和2000年三期TM遥感图像,编制了相应时期徐州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图,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建成区、耕地、林地、水体、塌陷地和其他土地等6类;提取了土地利用结构转移变化的矩阵信息;综合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土地面积在不断增加,耕地是被塌陷的主要土地类型,塌陷地主要复垦利用方向不是耕地,采煤塌陷的耕地远超过复垦成的耕地,塌陷地复垦速度仍赶不上塌陷速
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土地利用变化一方面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各因素的作用方式和强度.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20世纪90年代期间,江津市的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江津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耕地面积减少量较大,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在九十年代的后五年里的增减速度远远大于前五年的变化速度.本文通过对江津市上世纪末十年中各类主
本文采用物元模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不仅可以克服在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可对参评因子进行量化处理,从而提高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精度.本文选取长乐市某区域为评价样区,从中选取了7个参评因子,应用物元模型对其土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本文以福建省为评价区,在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支持下进行耕地资源的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耕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中低产耕地占78.08﹪;全省耕地主要限制型为酸、旱、瘦、粘、冷和砂.
2000年5月,台湾地区首度政党轮替,“民进党”取得“执政”地位,新“政府”立即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失业。在民意的压力之下,新“政府”相继推出多项促进就业政策,其中最具创新形象、也最受人瞩目的是“永续就业工程”“多元就业开发方案”与“公共服务扩大就业方案”。这些政策使用了庞大的“政府预算”及公共资源,然而,不但解决失业的效果远不如预期,还衍生出许多其他问题。本文即以此三个方案为焦点,借此检视其内涵
随着劳动力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现实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积极稳妥地应对失业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2003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4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后,又一次把就业问题摆在新的高度。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就业,一方